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继续教育>详细内容

继续教育

向更好出发—— 第八期“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小学道德与法治班学习体会(二)

作者:邱永球 文章来源:妙高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9-10-17 字体:

 第八期“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小学道德与法治班学习体会(二)

向更好出发

遂昌县妙高小学   邱永球

 

10天的培训课程即将接近尾声,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崭新的开始。专家的讲座,同伴的交流给了我很多触动。

通识课上专家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分享了最前沿的教育信息和理念。他们的讲座对于我来说,不仅得到了新的视角,更给了我很多的触动。吴卫东院长在讲座《从学科人到教育人:教师专业发展新思考》中旁征博引,从东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等角度,给我们阐述了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教师个体发展标准。其中的很多的话语都金句良言。如:

拿着放大镜去看身边人的优点——这是教育的起点。我们不管是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还是班级管理中,做的都是与人打交道的事儿。在与别人沟通和交往的时候,能以此为起点,一定会更加地顺利。

示弱是一种教育智慧,一个人越是成熟就越有弹性。就如一个鸡蛋和一个网球,你用力往地上扔,鸡蛋会被砸得粉身碎骨,而网球却能高高弹起。不正是这样吗?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选择逃避,选择激进,还是选择努力克服。我们都应该做一个有弹性的网球,在挫折中走向成熟。正如《曾国藩家书》中说的:人生不可能圆满,所以,遗憾也是一种美。提得起是本能,放得下才是境界。

教育工作者要有前瞻性的,学生才能走得远。教师要做孩子眼界的开拓者,今天的孩子要有中国心,国际眼,全球脑。因为未来真正属于今天的孩子。

优秀的教师始终走在能力的边缘,就像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一样。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原点,我们的课堂要有增量,我们的教育要求进步。舒适区很舒服,但是,如果一直在舒适区,就永远不会有进步。社会发展的需要,孩子需要的成长,需要我们要敢于跳出舒适区,向上生长。

在黄黎明老师和许宏老师的讲座中,都融进了现场的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这种转入式培训,让我们参训老师不仅仅是听一听,而是在听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思考,要有作为,要有分享,使得学习过程变得富有挑战。在紧张之余,我们的收获更多了,伙伴们一个个都身怀绝技,有的老师分享了自己公开执教的经验,有的老师提出了对教材使用过程中的疑惑。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走进六年级的法治专题,这是一个相对陌生的一个领域,老师们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设计。在辨析中,我们对于这个专题的教学有了更加明晰的思路和设计。虽然这样的学习压力很大,但收获也就更多了。

10天的集中学习很快就过去了,接下来一段时间,需要的是好好地消化和实践学习成果,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对于我来说,接下来的日子,任务更艰巨了,走进了这个高端的班级,我唯有努力跟上步伐,虽然是一个新的起点,出发了,未来就不再遥远。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