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继续教育>详细内容

继续教育

周芸工作室:完整儿童外出培训反思

作者: 严琦 文章来源:石练镇中心幼儿园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9-06-19 字体:

一日生活皆课程”,为了有效推进幼儿园课程实施,提升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质量,促进幼儿园着力研究幼儿园园本化课程的建设与实施,2019年4月11日,周芸工作室成员一行人到杭州参加了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学前教育事业部举办的为期三天的研修活动。

通过这次培训,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作为一名青年幼儿教师,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使我们倍感身为幼儿教师的光荣与神圣。既让我们看到了幼教事业的美好与未来,也使我学到了新的教育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而且还开阔了眼界和思维,许多疑问也得到了解决,收获颇丰。

主题环境的创设也不简单。1.实施之前如何多向链接,建构“有准备”的主题环境。如何让环境走在儿童前面? 利用两研一表立足儿童视角去研儿童、研主题、多向链接。强调主题墙应该努力地去靠近儿童经验、兴趣需要、课程要求以及课程目标。让我们努力去了解儿童对环境的期待,做好“有准备”的环境。.主题实施中如何关注环境的“生长性”。联系教师们的困惑,提出只有“看得见”,才能“获成长”。主题环境要让儿童“看得见”环境、教师“看得见”儿童、儿童“看得见”自己。主题环境和课程之间、主题环境与儿童发展之间是一种共生共融相互促生的关系。3.主题实施暂告段落后环境又该如何拓展和推进。主题实施后,主题环境随着儿童发展有意义地进行保留、隐退、转变、延伸,真正地发挥主题环境最大的价值。主题环境下的主题审议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结合各园的实际情况灵活开展。教师的价值观决定了班级的课程质量,决定班级儿童的培养质量。教师要学会捕捉儿童的兴趣点和课程的生长点,让课程更好地为儿童的需要服务。一个站在儿童立场,由儿童和教师共同建构的课程模式,才是科学的园本课程。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黄水涓老师的话:课程园本化是过程,园本课程是目的,通过课程园本化这个过程,会慢慢形成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园本课程,主题审议是课程园本化走向园本课程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而主题审议是对主题的核心价值、目标、内容、实施途径等进行解读和再设计。在实践的基础上去发现问题,从儿童的视角去解决问题。把握好主题审议当中的两个关键词——“解读”与“再设计”,用系统视角分析整个课程系统的内容、功能、目的、结构、要素,确定每个主题的坐标,再用微观视角理清单个主题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实现基于儿童的再设计。

孩子的世界是色彩斑斓的,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师我们的责任重大,所以我们要不断鞭策自己学好知识,才能教给他们更多知识,对于每次的学习机会我都会好好珍惜,好好把握。我们的进步就是孩子的进步,俗话说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希望领导能给予我更多的学习机会,我一定会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此次培训虽然只有短暂的5天时间,但是这期间的价值却是永久的。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