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继续教育>详细内容

继续教育

小学生心理与学科教学反思

作者:应村小学 阙丽晶 文章来源:scsx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9-03-03 字体:

我参加工作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我知道小孩子其实很希望自己的老师是一个多么和蔼多么善良的人.学校的存在是离不开学生的,所以我们要让他们能感受到温馨,让学校成为孩子向往的地方;当孩子跨进教室,能感受到温暖,班级就会成为孩子迷恋的乐园。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育人氛围,可以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帮助学生学会协调人际关系,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对人理解、尊重、宽容,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作为班主任要时刻注意与学生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用期望的目光关注孩子的成长,用欣赏的目光发现孩子的每个闪光点,用真诚的关爱面对孩子成长路上的每一次摔跤,用无私的关爱指引孩子们勇敢地站起来。才能真正走进孩子心中,实现与孩子的平等交流与对话,引领孩子们的心理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不管家庭条件好坏,孩子永远是中心,同时也被冠上了各种各样的任务.因为很多家长没能实现的期望全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其实看看现在的孩子,有多辛苦.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兴趣班,语文老师后脚刚离开教室,数学老师马上前脚跟进.小孩子的活动时间越来越少,压力变的大了,和家长的交流少了,和伙伴玩耍的时间少了,所以才会有了很多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生. 来自网络和媒体的消息:北师大一研究生因对毕业论文不满意跳楼自杀。某市一考生,考试中途,笔没墨水,弃考而去。还有一女生,因为考试迟到几分钟,被拒考后自杀,还有马加爵杀人案,徐力弑母案。不胜枚举。另据权威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自杀自伤等心理行为问题的儿童青少年已超过3000万人,心理问题行为爆发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我经常看到我身边很多老师会把什么美术,体育之类的课给占有.而我如果也碰到教学上的考试压力时,也会用这样的方式.我们心里是觉得为了孩子好,自己放弃休息的时间,把精力放在教学上.其实,孩子们有多少个不愿意啊.他们只是不敢说,嘴巴里肯定嘟囔着呢.其实现在想想,数学教学时固然成绩很重要,但是我可以改变很多方式,比如在课堂上,比如可以适当的利用课外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一些开心的辅导,而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带进学生的学习中.

其实,透过孩子问题行为的现象,追根溯源,大多源于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自私心理。稍有不如意,就断然采取一些不可理喻的偏激行为,全然不顾及给身边的人造成的伤害与痛苦。这正是学生健全人格的缺失——缺乏感恩。

要让孩子们树立感恩思想,从日常生活小事中让他们体会到感恩的情感.每一次放假前,通校的几位同学总是会打扫了教室,整理好课桌后才离开.我总是会很真诚的表扬他们并感激他们,在心与心的交流中,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了予人方便,自己快乐。树立感恩思想要成为一种习惯。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结合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我觉得以后要要求孩子们书写学习日记,记录生活,反思“我给别人添麻烦了吗?”,“我是否有进步?”,“我最感激的是谁?”今天谁帮助了我?”等等。通过反思日记,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感受他人的付出与关心,感受生活的灿烂与和美。

据调查:学生在遇到困难和心理烦闷时先和父母讲的占28.6%,先和老师讲的占18.3%,先和同学讲的占23.4%,和谁也不说的达到29.7%。是孩子们不愿意与老师或父母讲心里话吗?他们说:“爱玩是我们的天性,每当我们打完球带着满心欢喜、满脸笑意时,妈妈说整天就知道玩,老师说应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可见,能不能让孩子说心里话关键在大人。我们大人都时常会烦躁工作压力大,生活压力大.其实孩子是一样的,他们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青少年的许多问题行为的发生正是其喜怒哀乐得不到正确渲泄,心中郁结积聚爆发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惨痛。让孩子能敞开心扉渲泄情感,才能有的放矢地引领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想法,而首先自己要先和他们教上朋友.我很愿意和他们分享我的故事,不管是开心的,不开心的,我都会和他们将.于是,学生喜欢和我做朋友,也会把他们心里想说的话告诉我.如果他们不愿意说,我会让他们把想法写在纸条上给我,来发泄一下心中的困惑.

在农村,因为留守孩子比较多,所以作为班主任,更加有责任多去关心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让他们觉得生活在这个班级里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我想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时时刻刻注意孩子们的心理变化, 处处留心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展开帮教,用爱温暖他们,启发、引导、提高学生对自身调节的自控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帮助他们的心理健康地成长、发展。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