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继续教育>详细内容

继续教育

爱是一种等待

作者:周昌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9-02-23 字体:

  事情发生在2007年的冬夜,这天由于是学校“庆元旦”文艺汇演,我比往常略迟到寝室查夜,愕然发现邱小丽的床铺是空的,向同寝室学生打听,无人知其去向。我完全慌了,要知道邱小丽虽然是个一年级的女生,但她自开学以来就一直是我班里的问题学生。这么冷的天、这么晚了,她会去哪呢?慌乱中我找了学校的36个学生寝室、18个教室和学校可能躲藏的每一个角落,之后骑车到湖山乡街道、河边寻找------此时已是夜里23:30左右,我在确信一时半会是难以找到该生之后,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学校领导,然后拨通了邱小丽家长的电话,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的电话竟被对方挂了,再接着拨打是关机的,24:00左右,我无奈之下叫醒了同事,向他要了邱小丽同村一家长的电话号码,并请求该家长将这一情况赶快告知邱小丽的家长,之后我便得到邱小丽爸爸一句无关紧要的话:你再找找,我明天再来!我很是心急,顾不上与他理论,将他交由学校领导劝说(他后来还是来了)。我重新整理思绪,并到学校宿管员处借来大手电,最后在学校车棚后的草丛中找到了熟睡的邱小丽。当晚我们没有叫醒她,事实上,一时也叫不醒她,因为我和一位老师将她抱进寝室,放到床上她还没有醒来!  

  一夜无语,但我终无法入睡。邱小丽是个孤僻寡言的女生,课上不见发言,课后不见讲话,别说与我交流,就是与她同桌,也难见几次交流。我依稀记得她刚来学校报名的情景:黑黑瘦瘦有点脏,比同龄孩子小了许多,显得有点营养不良。她自开学以来就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家长每次来校探望,她便死拉住父母不放,哭着在地上打滚要回家。家长无奈,只得在前期每回傍晚来校将其接回家。不久,由于临近寒冬天气恶劣,父亲用摩托车每天接送,着实辛苦!家长便再次将其改为住校,记得头几回,家长将她送到学校门口,调头准备回去,她都哭喊着拽着父亲不放,也要随他回家,每回如此,每回便遭父母一顿打骂!我时常同该家长聊起该生,家长无不苦恼无策,有点任其自然了。于是也就有了深夜打电话告知其女不知去向,而出现无所谓的态度了!   

  我思索着明天该如何处理这件事,因为对于该生的转化教育,我的手段方法显得苍白无力,效果甚微,可以说走到无计可施的窘境,怎么办呢?教者都明白一个事实:园丁给盆景造型,并非一朝一日之事,因为他清楚手一松就恢复原型,所以就采用扎绑固定的方法,时间长了就是如愿的造型。在多年的教育成长中,我也体会到:教育只要始终如一、持之以恒从不放弃,她就按你要求的方向发展。教师教育学生最忌的是过急或放弃,不放弃又该怎么做呢?第二天我叫来学生家长,对事情进行了全面了解和分析,原来由于该生平时的卫生习惯差和常有偷窃行为,造成在寝室也同样不受欢迎,再加上该生上星期偷吃了同寝室很多同学的菜,致使全寝室同学对她更是怒火中生,这才有了邱小丽露宿草丛的一幕。由于此事在学校影响极大,为了不给幼小的心灵蒙上更多的阴影,于是,我尊重邱小丽本人的意见,允许家长每日可再次将她接回家睡,并要求家长不可轻易打骂邱小丽,要与她多加沟通,多予以关爱、教育!   

  我们说要把教育学生与“教育”家长结合起来,有些少年儿童会成为“需特别关爱的对象”究其原因是家长的素质差,家长不懂教育方法,才导致教育的失败;而对于“需特别关爱学生”犯的错误教师也要学会宽容,甚至还要理解他们犯错误的动机,多站在她的心理角度上思考,教师的“退一步”也许就能及时找到有效的教育对策。教师用情去感动她,用心去呵护她,哪有不熔的火山?对此事的处理我可谓低调之极,出乎每一位教师的意料,甚至对该生的批评教育都没有过多的言语。事后,该生对我很是感激,因为今年开学邱小丽的母亲跟我说起一句孩子的真心话:妈妈,我今年会在学校里读书了,老师对我很好的!短短的一句话,让人感觉倾注爱意的等待,终于收获了美好、甜蜜、幸福和感动!   

  今年开学,我多次找她单独交谈,言语慈爱、语重心长,并且将她换离原来的寝室,要求寝室其他同学要特别关照邱小丽。在班里,我要求同学们都能和她一起玩;在课堂上,我喜欢抽邱小丽回答问题、喜欢鼓励邱小丽;我也喜欢在每晚下寝室时问问邱小丽的学习、生活------开学到现在,邱小丽已甜甜地笑过不知多少回了,同学们都已经愿意同她一起玩了,更重要的是她已经爱上了学习、爱上了我们这个班级、爱上了这个学校。   

  这里我还要说的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学生所存在的问题不是一天造成的,因此要转变“需特别关爱儿童”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由于她们年龄小,以及受到环境的干扰及习惯的影响,她们的思想行动都会具有很强的反复性,出现反复是正常的,这是进步中的曲折,绝不是徒劳无功。在教育“需特别关爱的对象”时,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不仅要帮助她们,而且要给她们时间,同时教师要给教育以最大热情,投入真感情。“严师出高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一定道理,但对学生的严应当是严中有爱,学生需要严师,但也需要宽容和爱,爱是一种尊重、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所以爱的教育需要教师不但应当有爱的情感,还要有爱的行为,更要讲求爱的艺术。同时,也只有对学生献上爱心,严爱结合,恩威并重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和亲近。   

  冰心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的确,学生是美丽的,但每个孩子摆脱幼稚,告别无知,都需要一个过程,充满爱意的等待,寄托着憧憬,倾注着期望,满怀着向往,而后你便会惊喜连连地发现:给学生的一点阳光,她们回报你的是整个春天!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