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决定脑袋”————培训感悟(三)
“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是我在培训期间听讲座时听到的一句话,觉得很有意思。仔细想想虽然这句话看似粗俗不雅,实际上却蕴涵丰富的哲理和智慧。
我把这个问题也抛给了我身边的人。我是这么问的:对于“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而我惊奇地发现,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尽相同的,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回答。绝大多数的回答都掺杂了自己的身份地位经历的成份。有的说“屁股决定我脑袋的方向,屁股朝后,脑袋朝前。”有的说“我的位置决定我的思想行为。”有的说“我坐在这里,就该把我该做的事情尽可能地做好。”有的说“位置定了,就该坐这里了,没办法了,硬着头皮也得坐了。”……
这句话在《红楼梦》中也有。讲有个贾雨村在断案时想:原来当官没别的诀窍,无非是看脑袋指挥屁股,还是屁股决定脑袋。其实,大家都知道,脑袋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人的认知、判断、思维全赖大脑,不关屁股的事。但这只是生理学常识,而从社会学、行为学方面考量则另当别论。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的正确思维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实践中来。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人们因所处的社会环境、地位和经历的不同,导致了价值观和方法论的迥异。说白了,屁股坐在哪里,决定脑袋思考什么。屁股常常决定脑袋,能免俗的人不多,所以我们提倡“换位思考”,换了位子,就换了脑袋,不同立场的人,应多变换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对方或大多数人的屁股来决定自己的脑袋,当然,这实在是件难事。
我把它理解为孔子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现代版。这句话反过来说“在其位,某其政。” 人处在什么位置上,就该开动脑筋尽自己的能力去做这个岗位应该干的事。那么我们作为教师,我们处在教师这个位置上,我们就该努力做好教师这个角色。当我们不想也无能为力挪动屁股找到更好的位置时,这个位置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就该把这个位置坐得舒舒服服,开开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