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雁工程培训随笔
《一》
今天,听了刘京教授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感触很深:学生伤害事故(大的有争议的)的处理方式,最好是采用法院判决,自行合解是效果最差的,是一种原始的、息事宁人的方法。但解决后,祸端便从此也埋下了。许多还不具备法律效力,调解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前一种的负面影响,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法院判决则体现了: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理念,同时彰显公平、公正、公开原理,能够有效地解决法人、个人在事故中的主、次责任,一是一,二是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要怕事,不要怕影响,事情已经发生了,还是让法律说了算。
当然,预防第一,这才是对人的生命的最大尊重。
二00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二》
在整个新农村建设中,教育应有大视野,但教育绝不能仅仅是学校的事情,社会要发展,对国民的素质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健康,高素质的国民个体社会发展会停步不前,甚至倒退。因此,教育应是广义的,是全民的,是社会的,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教育,一个不关心教育的政府是不称职的,是无所作为的。
学校教育的对象也不能仅仅是学生,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尽力。因此学校应放眼世界,着眼全民,开展实践、手脚、脑并用,才能解决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00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三》
孔子曰:“师者,伟道、授业、解惑也”。二千年前的古人以前教育的目的,教师的工作性质作了精确的概括,而现在我们的工作已偏离规律太大的距离。因此,我们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师日常的工作都是围绕着提高学生的成绩而做的,可想而知,最后成形的人不是一个健全的人,高分低能,道德缺失的人比比皆是,也就导致中国的国民素质普遍低下,这样大批的人建设国家也就可想而知,国家这艘大船会驶向何方?我并不是反对学生的分数高,而是学生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等全面发展。我们的教育应该是雕刻家,什么的原材料到他手上,应该是去其糟粕,展示和发展其优点,让他的潜能得以全面的发挥。而不应是模子专家,随便什么材料都以一个模子去套印式教育,即应是教师要适应学生而不是学生完全适应教师。
二00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四》
没有了解陶行知,没有接近陶行知,觉得他没什么,了解了,接近后,陶行知确实是个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是作为教师应具有的奉献精神,是师爱的根基,没有这种根基,你不可能将教育当作事业去做,不可能视学生如子,最终你将在教育岗位上默过一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教育的目的。将学生培养成真人,求真的学者是教育的真谛。“我听见后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是教学方法的高度形象化的概括,教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没有学生的亲自动手,学生就理解体验了知识的真伪,更不可从真正意义上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二00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五》
心与心的碰撞才会发出火花,心与心的交融才能教育人,无论是什么形式,什么方法,都应有心的底蕴。
经营人,经营学校都要用心、用情去做,时下很流行的是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理念,这很容易导致人们的斤斤计较思想,我们不反对依法治校,但喊得多了,容易走极端,不管如何说,“礼”是治校、治国的根基,没有道德的约束与修炼,国民素质是不能得到很好得以提高。
和谐校园的构建正是在这一理论基点上得出的正确结论,只有和谐校园的构建,才能塑造出合格的人才,才能培养出师生的合作,团队精神,才能让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感,责任胜于能力,责任就是机遇就是最好的印证。
二00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六》
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应试教育?就这么两个词忽悠了中国、我省、我市、我县的教育近十年,我们在这几个词里玩累了自己,也浪费(荒废)了几代学生。应试教育现在在许多人眼里是过时的、陈旧的,而素质教育是时代的、新潮的。可惜的是“素质教育”到现在也没人能够给出一个完美的、正确的定义。而我们在这不确定的概念之下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但真正实现了的是什么?无非就是貌似的学生书包减轻了点,一、二年不准布置课外作业,而最主要的就是让教师轻视了学生的分数,轻视学生的分数直接导致教师对教师自己的放松。
应试教育也有弊端,但并没有时下人们批评时所说的那么多,那么大,那是一种大众的从众心理在作祟,更是一种放大镜下看到的负面。
二00八年十二月四日
《七》
学校的管理中的难点是什么?是对人的管理,“管理人难于管机器”,人是世上最灵活的东西,他(她)不像机器那样是机械的。因此对人的评价也是很难的,现在对学生的评价是发展性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是否也应发展性的评价呢?我们每年都要对教职工进行一次考核,这个考核应该是全面的,但说实话,实在难100%的完全客观,因为我们无法全面了解教师的个体行为,但教师的优点我们应看得到,因此在每年的考核后,除了通知单,是否还应加点什么?比如像学生素质单的激励性评语,对教师也来点激励性语言,这可叫对教师发展性评价。
二00八年十二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