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继续教育>详细内容

继续教育

Read a story 提高课自我诊断分析报告

作者:周来燕 文章来源:省“领雁工程”小学英语骨干班 大柘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8-12-30 字体:
一、教学背景
1、班级情况分析:拱墅附小实施小班化教学。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一至三年级使用牛津教材,四至六年级使用PEP教材。三年级学生英语基础扎实,活泼可爱。
2、课堂教学的目的:
(1)、会问一般疑问句Are you /my mother/…?及作出相应地回答
(2)、会描述动物的身体部位,My ears /tail/are/is…
(3)、会读和演本课的故事。
3、自我诊断目的:
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学生表现情况,时间分配情况,小组活动情况。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用语,语音语调,课堂调控情况。
二、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与教后自我诊断
今天,我试教了上海教育出版社《牛津英语》3A Unit3 Families中的一个故事教学。新课程中强调让学生在情况中运用英语,学会英语的能力,并能用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堂课上就采用猜一猜的游戏活动,演一演的形式,重视学生参与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1、猜一猜引入新课堂
在课堂上,我播放了学生喜欢的Disney的动画片段。学生兴致勃勃地看着动画片,里面有各种各样有趣的动物,有效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为本课做好铺垫。接着请学生不猜一猜。运用了三种猜的方式,一是出谜语猜,一是看动物部队肢体猜,一是听声音猜。猜一猜的活动很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在猜的同时,让学生对猜到的动物进行描述,丰富学生的语言。
2、采取小组合作形式,促进学生交际能力
英语是交际语言,小组合作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我在猜一猜活动后,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放一张动物总图,选择喜欢的动物说给同伴听。只有让学生在小组里充分的说,充分的练习,充分的准备,才能让学生在展示的时候脱口而出。
3、故事教学层层递进。
故事教学一直不擅长,今天选择了这个内容本身对我就是一个挑战。在故事教学有我采用整体感知再到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细腻的学习里面的语音语调,情感表达。首先让学生在整体感知时,回答几个简单的问题。这样可以有效的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每位学生都在任务。接着让学生体会贯穿全文的一句重要的话,Are you my mother?讨论应该用怎样的语言去读,使学生体会小猫找不到妈妈的那种失落,那种害怕,读出感觉。在学生对故事充分理解和会说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合作,表演整个故事。这里的学生很棒,所以仅仅是表演还不能体现学生的能力,最后请学生编一个新故事,再表现出来就很棒了。
三、本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细节方面的处理不够到位。比如:学生在猜一猜的过程中,有个别学生不能很好的描述动物的特征,由于时间不够,没有充分给足学生时间。在故事新编的过程中,不能全部指导到位,使个别组没有编好故事。
2、课堂设计方式还不在够紧凑,内容量给得不足,最后产出就不足。给学生说的时候,还是要多加引导。
课的导入时,我显得比较紧张,所以引领的不是很好。
3、课件可以做得更有效些。图片可以相对小一点,字体要再加大。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