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教学反思
时间过的很快,一个月的实践培训将近尾声了,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学到了许多,也进行了许多教学反思,下面是对同组老师上的一节课进行反思。
《时间与数学二》教材安排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认识身份证,小红帮妈妈做迎客准备,怎样科学安排时间,渗透统筹的思想;第二个活动:计算一个人一个月、半年、一年至少喝多少杯水,运用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第三个活动:进行科学小实验,计算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天浪费多少水,使学生接触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思考和探索研究。老师在经过教材分析后,把三个环节修改了一下:第一个环节为:小实验;第二个环节为:在做滴水实验期间进行第一个活动认识身份证和学习统筹思想,让学生真真正正的感受到统筹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然后进行第三个活动。
本节课老师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教学环节紧紧相扣,题目设计层次感比较强。教师语言流畅、正确、教态亲切、自然、大方,板书工整、体现逻辑性另外,在教学方法上注意了以下几点:1、在本节课的设计上力图创新,开头与结尾新颖,由于备课时想得比较广,所以课上出现了不少亮点,有预设中的也有课堂随堂出现的,这很好地体现了课堂的动态生成。2、能运用试验操作活动,给学生创设了探究学习的过程。3、重视比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中合理适当的运用了比较再下结论的方法。4、本课活动的安排、程序的设计就体现了‘统筹方法’,给学生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例,引领学生以身边发生事物为例,思考“时间与数学”的问题。5、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自主探索法、交流合作、归纳概括等方法和思想,在不同的环节和穿插过程中都有体现,引导和帮助,引领学生很好、很深度地学习了数学,进行了实验,发展了能力。
但是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还是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再去仔细研究的。
关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共有三部分:身份证的认识、统筹方法的学习和节约用水,本节可把三个环节不怎么相关的知识放到一起来学习,每个知识点只用了一节课的三分之一的时间,每个知识只是表面提及,对许多课堂亮点都没有时间好好去开发出来,让人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是否可以把三个知识点分三个课时来上呢?
关于统筹方法的学习,本节课就用了一题:烧开水用10分钟,洗杯子用5分钟,擦地板用8分钟,算一算至少需要多少时间来完成这些事情?学生在思考题目时,教师要求列出式子。学生列出式子后,很难讲清楚为什么这样列式子。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统筹方法是初步接触,对于他们只要能理清楚思路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