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试卷分析
一个月的实践期已经进行到最后一周了,数学课也到了尾声,这段时间考试是难免不了的,应该说是特别的频繁,那么试卷分析成了我们教师必须面对的事。在过去的教学中,每次碰到试卷分析总是令我头痛。学生的成绩差异较大,优生懂了,差生对于大众的分析也不懂,于是导致了部分的学生没有静下心来的听课。有时显得我们老师在做无用功。于是心里在想“是不是不分析了呢?”其实试卷分析有着它很重要的意义于作用。
考试结果可以反馈出大量的信息,可以反映出整个教学过程的得失。例如反映出各个教学环节的一些情况,反映出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的状况、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分析这些信息,能引起我们很多思考,可以形成一些认识,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试卷分析是每次考试结束以后教师试卷结构、学生考试状况的一种综合分析,是一种客观的教学反思行为。其中包括对教师前一阶段教的情况的反思,对学生前一阶段学的情况的反思。在试卷分析工作中,要运用考试理论和教学理论,对考试结果进行研究,促进我们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进而找到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改进的措施。可见,试卷分析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今天我的指导老师给我了一个锻炼的机会,进行了一场试卷分析。在分析的时候也碰到了我以前所碰到的结果,有部分同学没有认真听我的分析过程。以前都没有认识的去思考,今天借着这个好机会,请教了指导老师,回来后再次思考,参考了其他老师的意见,总结了一些方法:
试卷分析一般要做到这样几个结合:一是教师分析与学生分析相结合。不仅教师要分析,学生也要进行试卷分析。二是“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同级部的比较,与兄弟学校比较,与以往考试的比较。三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例如,既要计算出每道题的得失分率,也要分析得失分的原因。
一份完整的试卷分析报告应该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即试卷评价(命题评价),成绩统计及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的教学改进措施等。
一、试卷评价
试卷评价也称命题评价。
1、试卷有多少大类题型,各种题型所占分值比重是多少,哪些内容为考察的重点,所占分值较大?
2、命题覆盖范围分析。各种题型在教材中的章节分布,是否覆盖所有章节?有哪些章节中的内容在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大?考试内容是否超出课程标准范围,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一致。基础知识题与基本技能题的考察是否都能够兼顾到?
3、题量大小与难易程度分析。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试卷完成度是多少?是否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内容。试卷中基本题、有一定难度题、拔高题(难度较大)所占比重是否合理,有无偏题、怪题等。
二、成绩统计及分析
成绩统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分三率统计
一分即平均分,班级平均分是多少?
三率即及格率、优分率(90以上)、低分率(30分以下),三率计算分别是及格人数、优分率、低分人数除以班级人数乘以100%。
2、分数段统计
最高分、最低分各是多少?各个分数段有多少人?
3、各题的得失分及在学生成绩中的体现。
每道题的得失分是多少或者说正确率是多少?各个分数段中的学生在这种题型中的得失分情况,是否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4、难度
全班学生的平均分除以试卷总分就是全卷实际难度值,难度值在命题评价上又叫难度系数,小学高年级的难度系数一般设定在0.8左右。
三、存在问题
1、通过学生的考试分数,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平均分看,与平行班、与以前考试比较,如果低于正常值,或有较大差距,就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水平、班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从一分三率可以客观看出班级学生的层次,不同学生掌握程度。如果差生人数多,教学中不够重视补差工作。如果优分人数少,说明平时提优不够。
从最高分可以看出自己教学的全面性与命题要求,与兄弟班级还有多大差距。一般来讲,在平行班级中,优秀学生的发展是比较均衡的。如果本班的最高分与其它班级相差较大,(低于5分)那就要反思自己哪些知识点、学生掌握不够,教学有疏漏之处。
从分数段,可以看出本班学生的整体状况,在各个层次上的分布情况,教师可以针对情况查漏补缺。
2、从卷面情况看,可以看出学生的具体问题。通过考试,诊断出学生学习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是知识的问题,还是能力的问题?是教师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是教材问题,还是试卷问题?是教的问题,还是学的问题?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
从卷面的整洁度来看,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
典型问题教师要做好记录。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每一种题型从得失分看出学生问题所在。
不同的题型,诊断的功能不同,可以看出学生思考的误区。
当然,教师分析问题不能局限于一次考试中发现的问题,教师要多联系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在家在校表现情况,从中更多地看到学生的客观情况。
2、改进措施
问题找到了,就要对症下药,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进计划。计划要有针对性,要有可操作性,能够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