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家 印 象
11月8日至13日,我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全县中小学校长异地培训活动。6天的学习,紧张而充实,并留下很多回味。其中,名校长们先进的办学思想、超前的管理理念、充满灵性的教育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象。
1、有感于张寿松教授的“博”
每次听张教授讲课,总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他笑容可掬、平易近人,古今中外,娓娓道来,信息量之多、知识面之广,以及他的高瞻远瞩,令人折服。他非常理解我们这些“追求考分背景下的中国校长”是多么重要,又是多么尴尬。他引导我们如何面对现实,跳好沉重而优美的镣铐舞;如何用心去做教育,做“躺而治之”的校长;如何感悟人生,本色做人、角色做事、特色定位。并提醒我们:一个优秀的校长是纯粹的校长、有远见的校长、有思想的校长、能与人分享智慧的校长、追求师生幸福的校长。
2、有感于严国忠校长的“精”
杭州采荷中学教育集团的严国忠校长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精益求精的校长,他巧妙的将中医理论、企业家的管理理念与学校管理理念相融合,让人感觉“才”气横通。其中,以下几点让我映象很深:
他善于用目标、荣誉、成长、竞争、关怀、榜样、命运共同体、任务等精神层面的激励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每年开展“百花奖”评比,如中老年教师评金荷奖、牡丹奖、红梅奖、蕙兰奖,青年教师评新秀奖、新星奖、新光奖,使各类教师均能感受到关杯和激励,感受成功的体验。他有一句话很精典:给你一个机会,就能学到一个本事。经历就是财富,给任务就是培养人,就是让人今后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严校长的精致管理还表现在他对青年教师培养的“仁慈”和“专制”,他要求新教师的第一节课、第一天的工作、第一次的家长会、第一次的公开课等,都要集体备课、写出详案,并经自己亲自过目、点评;要求每个年轻教师定期写案例分析、定期交流,自己亲自点评。通过一件一件事,手把手地教,去迅速、扎实地提高他们的业务,从中可见他的远见卓识和良苦用心。
严校长还特别善于运筹时间,讲求走动式管理,做到工作、健康两不误。如早上一上班,就带个小本去校园转一圈,一个小时下来既锻炼了身体又发现了问题,然后要求分管领导妥善解决、定时汇报,提高工作效益。
3、有感于孙小芙校长的“爽”
杭州采荷第二小学教育集团的孙小芙校长,给我的映象是伶牙俐齿、精明能干,既有北方人的豪爽,又不失南方人的细腻,学校管理有声有色、有形有效。其中,以下两点给我留下很深的映象:
孙校长认为:决策贯穿管理,管理就是决策。从她为采荷二小的20年校庆选择“校庆嘉年华”的决策,到采荷二小的每人进校必备笔记本电脑,到举办别开生面、精心策划的教师节庆祝活动等,都能看出她精明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
孙校长认为:校长要培养自己良好的沟通能力,“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懂得揣摩对方的心理、体会对方的情绪,以找到最好沟通方式,达到双方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具体要做到:学会交谈、学会倾听,提高阅读和观察能力,具备高超的写作能力,提高富有激情的演讲能力。所举的例子生动鲜活,如怎样接听家长的投诉电话等,令人耳目一新、拍手称快。
4、有感于赵婷婷校长的“真”
杭州市青青中学的赵婷婷校长,是一个文采、气质、理念都非常独到的才女型校长,年轻有为、求真尚美,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成就,令人敬佩。
赵校长从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成长、教学的品质、学生的成长四方面阐述了集团化办学背景下的学校文化历炼的四大策略,其中的每张照片、第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意义深远、发人深省。
如:青青中学教研活动的定位是,从熟练教学技能到关注实践智慧,从研究教材教法到研究师生行为,从组织事务活动到培育研究意识,从关注个体经验到关注智慧共享,为教师的专业成长目标指明了方向。
赵校长要求她的教师在教学中建立这样的工作习惯:每天备好、上好一节课;每天与一个学生深度交流;每天观察并调查一个异常现象;每天至少为一位同学提供具体的评价与指导;每天寻找一道错题的根源;每天阅读半小时;每天与同行争论一个教育问题。这每天七个“一”,明确、务实、细致,能积极促进教师在专业成长道路上的快速奔跑。
我特别欣赏赵校长留给校长们的泰戈尔的一句名言——使卵石臻于完美的,不是重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轻歌曼舞。这不正是赵校长求真务实、崇尚完美的真实写照吗?
5、有感于吴华教授的“深”
初看吴华教授,从容儒雅、气质非凡,再听吴教授的讲座,更是严谨细密、字字铿镪、句句精典,让我们领略了浙江大学教授的风采。
吴教授带着我们从品牌概述、品牌学校观察、学校品牌内涵及其对学校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认识了什么是真正的学校品牌。并从品牌意识、品牌诊断、品牌设计、品牌行动等方面阐述了建设与发展学校品牌的方法和策略。其中所列举的品牌学校及策略分析令我深有感悟。最后的结束语更是深入浅出,为我们今后将品牌建设付诸行动指明了方向,他说:做品牌,首先校长要有思想,第二是要向全体教师说明白,第三是要做到位,第四是要找出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进行总结、发展。
6、有感于杨瑞清校长的“奇”
一位乡村小学校长,面对一所最偏僻、最艰苦,只有12间校舍的村级乡村小学,他能做些什么?奇迹就在于他将它变成了江苏省省级实验小学、全国知名的农村模范小学、行知教育基地,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专程到校考察。
是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让杨瑞清校长的管理思想逐渐成熟,他通过走联合、开放之路,倡导“村级大教育”的办学思想,使行知小学走出低谷、焕发出无穷的办学活力、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他借鉴陶行知儿童观中赏识教育理念,摸索出适合农村孩子的“赏识”教育方式,让乡村孩子同样拥有幸福的童年。他鼓励农村教师要自信,要立大志、做小事,把小事做好、做到,最终能成就大事。在他的带动下,一个热爱农村、热爱孩子、热爱事业的教师团队逐渐成长。
他不愧为是走在行知路上的一枝奇葩。
7、有感于汤翠英女士的“忠”
南京原陶行知研究所的汤翠英女士今年72岁,为这次校长们参观陶行知纪念馆、行知文化园、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牵线搭桥,不辞辛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映象。特别是一个72岁的女同志为传播陶行知教育思想如此忠心地去操劳,如此虑诚地去宣传,如此痴迷地去研究,也之所以有如此健康的身心,不得不令人油生敬意。
领略了名校、名家风采,让我想起了一句歌词:“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名校长们之所以“名”,之所以能为学校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是以他们的真情付出为代价的。
首先,他们善于学习,在理论上有深厚的积淀,为把握学校科学的办学方向保驾护航。
第二,他们善于思考,在行动中闪烁出独到的智慧,学校管理中碰到的困惑和难题,在他们面前都能迎刃而解。
第三,他们善于开拓,在实践中敢为人先,并且同样也是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从零做起,追求将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
第四,他们善于总结,善于寻找亮点和特色,让自己的学校有那么一、二、三点与众不同。
我想,假如每一个校长都能做到这些,那么,每所学校都将拥有自己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