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继续教育>详细内容

继续教育

高绩效领导力与校长的人格魅力的塑造

作者:遂昌县实验小学  鲍宗武 文章来源:遂昌县实验小学  鲍宗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8-12-08 字体:

生活需要智慧,教学需要智慧,做一校之长更需要智慧。新课程新理念带着春天的信息和广博的视野,冲击着新时代的教育,这为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同时给校长以广阔的施展空间。如何应对教育改革的发展,更新教育理念,成为校长面对的首要问题。考察一所学校以及管理者的成功我们通常认为应该具备三个基本特征 ,即学校有明确的工作核心和目标、全体教职工有卓越的执行力、管理者有优秀的领导能力。而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由于主客体的特殊性,环境和目标的特定性,要实现校长的高效领导力,关键在于适应社会变革的需求,推动学校工作和谐、持续、内涵式发展,基础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激发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共同实现学校发展愿景。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学校之魂。”这句话毫不夸张地概括了校长这一角色在学校中所处的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在当今深化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现代校长不仅要有敏锐的眼光和深入的思考力,更应该主动承担起教育改革引导者的角色,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历练自己的领导力。

从校长的本身来看,我觉得校长的人格魄力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因素。一个睿智的校长,总能以其个性与风格来潜移默化地感召被管理者。因此,智慧、激情、机遇和勤奋是必然的因素之一。

一是智慧。具备了深厚的知识就是智慧吗?显然不是。智慧是有效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包括人格的修养和审美的情趣,也包括处世的风格和待人的睿智。在读书的时候,长年累月的坚持晨跑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在运动会上大显身手,而是在坚持不懈中锤炼自己的毅力和锻炼自己的意志。麦当劳的创始人写过一本书,叫《快乐时光》,在谈到创业的经验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世上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取代毅力的地位。才华不行,因为才华横溢却一事无成的人多如牛毛;天份也不行,因为经纶满腹怠忽职守的人也无以计数。惟独毅力和决心具有通天彻地的本领。因此,决定胜负输赢的关键有时不是知识的高低,而取决于毅力的强弱和意志力的高低。智慧从哪里来?智慧从学习中来。95岁高龄的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自传中写道: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寻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由此可以想见,不论是从事什么职业,从事什么工作,学习是获得智慧的必由之路,也只有学习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

二是激情。智慧重要,对工作、学习、生活充满着激情与幻想也很重要。因为保持激情才能让你积极的参与学习与生活,保持思想的乐观的生活心态和浓浓的人文关怀。只有激情的人,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时,他都能积极的、全身心的投入。保持激情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时刻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追求什么,那么你做事即有了激情的投入。其二要懂得寻找快乐。在生活中寻找快乐,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在工作中同样也要寻找到快乐。在工作中树立生活即工作,工作即生活的理想,在平凡与枯燥的工作中,寻找到快乐之源。

三是机遇。机遇来源有三种:一种是别人给的;第二种是自己争取的;第三种是自己创造的。发展的机遇总的来说是公平的,在机遇面前,别总是奢望别人给你,而是应该自己争取。靠什么争取?靠的是智慧,靠的是努力,靠的是积极的健康的情趣,公平公正的待人,正直向上人格。现实或许无力改变,也无法改变,但是你变你对现实的态度。一个人做好一件简单的事不难,做好一件复杂的大事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如果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都做好就不简单了,把每件平凡的事情都做好就是不平凡了。这就是细节专家汪中求先生在他的《细节决定成败》中告诉我们的人生哲学。在细节专家汪中求的眼里,目前我们的时代热气腾腾,一派欣欣向荣,但是细心观察,却是人心浮躁,不少事情不过是浅尝辄止。其实,我们芸芸众生能够做的大事情能有多少呢,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是做一些具体的琐碎的单调的小事。这些事情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是这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因此,你得坐得起冷板凳,做足苦功夫,做好平凡事,在耐心坚持不懈的努力中等待机遇。一句话,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四是勤奋。在话说得好:天道酬勤。“天道”即“天意”“酬”即酬谢、厚报的意思“勤”即勤奋、敬业的意思,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劳、勤奋的人”。 所以总的意思是说:上天会实现勤劳的人的志愿。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们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的完善充实自己,千方百计的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就会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明天。这需要有几十年如一日的孜孜以求,无怨无悔。曹雪芹历时10年心血写就《红楼梦》,司马光因时19年写就《资治通签》,许慎历时20余年写就汉字研究大成《说文解字》,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跋山涉水,历经严寒酷暑,亲自品尝九死一生,耗费27年时光著就《本草纲目》……而我们比曹雪芹、司马光更普通,比许慎、李时珍更平凡,要做点成就,就要超越自己,奋起直追而别无它途。

什么都可以改变,只要你相信自己。所以我非常欣赏三名话:第一句是《周易》里面的一句话,表达永不言弃的信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工作什么职业,要有点“自强不息”“永不言弃”的信念。《孟子》曾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因此,首先要吃得起苦,耐得起寂寞,才能实现一飞冲天的梦想。第二句话是《庄子》里边的句话,表达极致追寻的完境: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只有“观于天地”并能“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才可视为真正的超越,才可视为真正进入精神的绝对自由之境。在庄子看来,也只有达于此境的人,才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才能获得宇宙永恒、天地无限、生机长存的审美解悟,从而进入与天道融合一体的,精神绝对自由的审美境界。因此,作为教师要有点“大道精神”,就像是陈寅格先生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生理想。第三句话是作者•自语,表达猝然不惊的心态和宁静致远的睿智:心无挂碍,淡然得之。心无挂碍大概是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一句话,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虽然有目标有理想有追求,但有时人有力竭之时,而力所不能为之,对自己的勤奋的付出,不可抱着必然的希望,而让自己的理想与信念相伴在追求的过程,体验追寻的人生乐趣,把结果看得淡然一些。 即使最终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可是,却让你欣赏到了沿途的风景,而这沿途的风景和心情比你想要的结果更重要。

作为一种领导智慧和领导者的综合素质,高绩效的校长领导力不是自然生成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学校管理中自觉修炼、不断反思、积极践行的结果。因此,无论是教书育人也好,还是校长工作也好,在我们的探索教育改革的路上,或许有艰辛,或许有迷惘,或许有伤心,或许有快乐,就让勤奋与智慧催生我们不竭的成长之源,让快乐与激情相伴,一边追寻,一边欣赏丰富多彩的人生时分!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