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南京行知小学考察学习有感
11月12日上午,我们遂昌县的大部分校长一同赴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参观学习,我们迎着灿烂的阳光,踏进了行知小学,这所小学就是继承“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行知思想、弘扬行知精神的园地。
行知小学的校长杨瑞清就是走在行知路上、弘扬行知精神的典范。杨瑞清为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从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毕业后,到南京市江浦县五里村小学工作。他先后创办了行知实验班,行知小学,行知基地,开展了“不留级实验”、“村级大教育”以及“赏识教育”研究,取得了优异成绩。他把一所只有7名教师,150多位学生、几间通风漏雨的教室和一些破旧课桌板凳、教育质量低下的村小,办成了一所新型的农村小学。他先后荣获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师德标兵等称号。
走进南京市浦口区五里村行知小学校园,就像走进了一个美丽的梦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整齐的灯柱,那大大的“博爱、自爱、真爱、会爱”八个字直入人心。放眼望去,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一幢幢灰瓦白墙,具有鲜明徽派风格的教学大楼,淡雅素净,浑然一派书院气息,与周围乡村的田园风光组合的非常和谐。校园周围的百亩试验田,有枣园、藕园、菜园-----虽然各种果树还没发芽,还没长叶,也没开花结果,但不难想象,到了秋天会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学生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一阵阵琅琅的读书声和悠扬的琴声打破了乡村校园的宁静。
杨瑞清作为一个农村教师,农村校长,二十六年坚守在农村小学。他尊敬陶行知,敬仰陶行知,热爱陶行知,从内心里认同陶行知思想对于今天的农村教育、中国教育依然具有普遍价值,具有新鲜的活力,立志传承行知思想。他借鉴陶行知的“大教育”思想,在实践中提出了“乡村大教育”的思想,人人办教育,人人受教育,他还提出“赏识教育”,通过实行“赏识教育”,他们做到了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不让一个孩子留级,不让一个孩子厌学。他要让他的学生受到最好的教育,要让他的学生拥有快乐、幸福的童年。
在宽敞明亮的会议室,我们听了杨瑞请校长的介绍,又参观了行知小学的整个校园,我们看到了大家都熟悉的德育之树——八棵柿子树,这不是一般的树,结的也不是一般的果实,它是"劳动之果",是全校师生劳动的结晶;它是"智慧之果",1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同学在柿子树下写观察日记,做数学题;它又是"道德之果",没有自觉的道德约束,不会有丰收的果实;它还是"艺术之果",绿油油的叶子、红艳艳的果实装点着美丽的校园。我们每个人的体会颇深,这样一所农村小学,能使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发扬光大,这样一位农村小学的校长,能使行知精神得到弘扬。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呀!
参观考察回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想想我们自己曾经的努力和杨瑞清校长的坚持比起来真是微不足道,我们要像杨瑞清校长学习,学习他那种执著办教育,热爱学生的好品质,学习他的做人原则:躬于时间,勤于读书,善于交友,勤于思考,乐于动笔。我们要立足本职,放眼世界勤学习,多思考,把行知精神带回本校,好好工作,教好书育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