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芸工作室:线上交流反思
周老师与我们来了一次线上交流互动,为我们在备课方面来了一次解答与深刻的探讨。首先每一位老师都发了自己的备课笔记在微信群里,包括主题活动的备课和半日活动的备课。接着各位老师们就自己的问题来了一次提问与探讨。周老师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建议。
第一位老师:有几位老师是使用电子备课的方式,可以提高备课的效率、方便快捷;可以提高备课的质量、也易于修改;课程资源丰富,便利学习、交流、共享,老师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撰写反思上。
第二位老师:很多老师的集体活动后有写反思,撰写反思有助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充实自己,从而优化教学,这是我备课中缺少的部分;一日活动努力做到各环节细致化、有延伸,结合主题设计。
第三位老师:我发现老师们准备的过程都十分充分,有的老师详细到每一句话都写进自己准备的方案里,切切实实把握好了每个环节,充分调动自己的经验,拓展思路,寻求最佳的方案,并注重后期的追踪与反思,做到有头有尾,完整结束一个活动。在详案方面我还需要多加学习,努力做到一步一个脚印。
第四位老师:看到很多老师的集体活动都有反思,反思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回顾一次活动中的不足,并在下次加以改进。每次集体活动的反思很有必要。另我觉得我的半日活动设计要跟随园本特色走,教案书上的一些内容或许并不适合我们乡下的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地域特色,孩子的发展程度等进行设计,让集体活动变得有深度。教案还是应该备详案,这样每个环节能够更加的清楚。总之看了大家的半日活动设计,我觉得我还应该好好改进,把每个环节细致化。
周老师的建议:
备课不只是写教案那么简单,包括备幼儿、备知识、备方案等。半日活动设计作为教师的基本功,对新教师、年轻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老师们用心思考,详细记录。不要因为有教参就一味地抄写,这对自身的成长毫无帮助。希望大家能结合班情,分析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在参照教参撰写教案时,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在执教过程中,一定有许多生成的内容会出乎预设之外,可以及时记录,作为反思,为下一次教学设计的调整提供参考和依据。
电子备课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体现,方便复制粘贴,能有效节省书写的时间,但是也容易被老师简单化处理,更加丧失了思考的 机会,这是大忌。年轻教师可以尝试使用电子备课,但每次都需要有思考和改进的内容加以体现,才能促使自己更加有效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