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继续教育>详细内容

继续教育

赴杭感悟

作者:黄菊媛 文章来源:大柘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8-11-30 字体:

  承蒙学校领导的厚爱,给我搭建了一个走进名师的学习平台,11月24日至28日为期一周的赴杭结对学校拱墅附小学习。让我有幸领略了名师们那精湛绝伦的教学技能,给我留下深刻的影响,使我收获多多,感受多多,对我来说用一个词那可真是满载而归呀!同时我在拱墅附小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所悟,引起我深层的思考。此行我深深的感受得要当一位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必须要做到不断刻苦的学习,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呈现出魅力,学生呈现出活力,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要想让自己成为一个见多识广、博学多才的文人,就必须勤学苦练、然后才有课堂中的声情并茂。下面我就从这四个方面谈谈我此行后个人浅薄的感悟吧。  

  一、见多识广  

  首先我认为,人要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是啊,11月24日 当我们见到张校长时,张校长说:“你们这么老远的过来,让你们闲着也不好,下午就我开一节课吧!”听着张校长这种对我们认真负责的言行,我被深深的感动了,感动的是他对我们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中也让我体会到张校长是一个多么负责、敬业的人啊!以及他的阅历之深,经验之多。都值得我好好学习。再想想我们刚到杭州时,经过汽车的长途跋涉,人就变的晕头转向,像只无头苍蝇一样任人“摆布”。一到拱墅附小就受到门卫和李 老师的热情接待,虽然我们一再强调要先见见张校长,可李老师看了看校长室,见门关着,说:“张校长可能不在,吃饭时间快结束了,饭菜都凉了,我们先去吃饭吧。”随即把我们带进餐厅吃饭。在餐厅巧遇姚校长,姚校长立刻用电话与张校长取得联系,才知原来张校长还饿着肚子在校长室等着我们,此事我觉得我太没礼貌了,于是心理一直非常愧疚,我想这就是我的无知导致对张校长的不尊吧。一个人也只有见识的多,知道的广,才能少犯错误,少走弯路。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二、博学多才  

  其次,我觉得我们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一定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学识广博,有多方面才能的人。一个不善于学习的语文教师,他肯定教不好语文。在拱墅附小的一周时间里我一共听了十四节课,十一节语文课,三节数学课。周三晚上参加了主题为“让爱自由呼吸”的家庭教育论坛,周五下午听了杭州市教研室平国强老师的专家点评。从他们那几乎找不出缺点的课堂流程,教师那恰倒好处的讲解等等,以及课堂中教师、学生、文本几乎融为一体,形成一种非常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这种协调的氛围中学习那效果是可想而知的——绝对是高效课堂。再看周三晚上王宏萍书记主持的“让爱自由呼吸”的家庭教育论坛,论坛中王老师那非同一般的言语着实让人折服,让人惊叹。俨然是一个博学多才的魅力主持人。周五平老师在一定理论基础上的经典点评。从中我深刻感受到要想当好教师,就必须要多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才能教的好书,不会误人子弟。  

  三、勤学苦练  

  第三,我觉得要想让自己在教学生涯中留下多彩的一笔,就要做到勤学苦练。这让我想起了《孟子·告子下》一文中的一段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从拱墅附小老师们课堂上的那种娴熟的教育教学技能中,能让我感受到老师们知识的渊博,这广博的知识是天生就有的吗?我想肯定不是的,这是勤学苦练的成果;另外拱墅附小的学生们也能让我感受到勤学苦练。学生从早上的七点五十分进校,到下午的四点三十分离校,中间除了吃午饭的时间,其余时间都在教室里安静的看书写作业,他们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是怎样培养的呢?这值得我深思。虽然张校长一再提醒我们可以多走走、多看看。看到整幢教学楼在课余时间里都这么静的出奇,学生们都在安静的看书、学习,我这么一个外人怎能好意思去打破这种寂静,打扰他们的学习呢?我想一个人也只有养成了这样一种自觉的、主动的、勤学苦练的习惯,才能有课堂上那种精彩的言语,教师、学生在课堂都能充分的展示自我。再说也只有这样,我们人的素质才能提高。社会才能进步呀!  

  四、声情并茂  

  听了徐媛园老师的一堂绘本课《小房子变大房子》,课堂上徐老师那一口准确、流利的普通话,以及她那惟妙惟肖、声情并茂的示范,学生们自然而然就进入了故事的场景中,读的以声动人,以情感人。徐老师这种教学技巧轻而易举的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听听学生们说的多动情呐,看看学生们表演的多投入啊!简直使学生们钻进了画面,成了画中的小老太太。再看看袁红强校长的《香港,璀璨的明珠》,课堂中袁校长着实把学生带进了香港,让学生们沉醉于香港灯的海洋,陶醉于香港的万国市场、迷恋香港的美食天堂、向往香港的旅游胜地,课堂中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给学生们吃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等等。十四位老师的课都有他们自己的特点,都有他们自己的过人之处,我不是专家,再加上自己初涉语文教学,没有能力、更没有权利评专家级别老师们的课。但是从中能让我感受到这些教师是多么的有水平呀!从他们的教育教学中能让我们学到不少的东西。我可以说是不虚此行啊!  

  这次的杭州之行,让我领略到了大师的风范,感受到了名师的风采。我想这也许会是我语文教学生涯中的一个起点,一次起航,虽然我也许会一辈子都驶不出这个港湾,但对于我个人来说将是一次智慧的启发,一次教学的洗涤。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