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继续教育>详细内容

继续教育

成长,追梦禅意课堂
全国小学“文心.文阶”教材习作高峰论坛听后感

作者:雷聪花 方蔚 曾巧蓉 叶伟丹 文章来源:金岸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8-12-25 字体:

杭州的“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文心.文阶”教材习作高峰论之行已近半月,直到现在我的眼前还时常晃动那些大师名师的身影,挥之不去。本想着苍白的语言无以表达我内心的激动,就让时间沉淀于内心,然而终将是不能的。真没想到,满足和充盈会让我失去言语的能力,发觉自己的思绪不在飞扬和灵动了,因为是如此如此沉溺。回首静思,那种种或优柔或磁性或深厚的嗓音依旧在耳边响起,最美丽的场景,纷至沓来,让我无法感叹,因为感叹也需要思索,而我恰在此时失去了思索的能力,所以只是铺陈。

    20181213日下午2时,怀揣着几许兴奋、几多向往、几份期盼,学校一行4人出发了。12月的遂昌有些意,据说12月的杭州,白雪纷飞,寒意袭人,然而心却是暖暖的。因为想象着12月的全国小学“文心.文阶”教材习作高峰论,盛会空前,名师云集;想象着只有西子才有的清亮的微波、朦胧的山黛;想象着只有语文才会有的明媚的春花、皎洁的秋月;想象着……

    三天的密集听课,只知道要不停地记,生怕漏掉一句生动的话语,一个精彩的细节,全然忽略了久坐的痛苦,甚至不想站起来走走看看别处的风景,然而却往往是听的忘了记。“王崧舟”“张祖庆”“虞大明管建刚……这一个个名字如雷贯耳,这是只在语文杂志和录像上见到过的影像,今天在这里能够亲眼看到别具一格的教学风格,亲耳听到机智幽默的课堂语言,亲身领略大师的课堂风采,真是有幸!听完一节节精彩的课,真是让我感慨万千。听他们的课,我常常不知道应该怎样记笔记。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让人很意外,写作方法不露痕迹的指导,课堂上的随机应变让人觉得他们并没有事先设计好教案。对于学生的不同声音,他们都能巧妙的应答。纵观这次的几十节课,尽管年级不同、课型各异、风格有别,但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课堂都是引导学生用语文的方法来学写作,鲜明地彰显了“语文”特性,读为写服务。本次活动中以习作教学为主题。在本次活动中,语文教学贯彻一条主线,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每一堂课无论是及时到位的点拨指导,还是互动中的平等对话;无论是真诚、热情的鼓励、表扬,还是率直、中肯的批评、帮助,无论是敏锐的判断能力,还是适时的幽默感,都折射出语言文字运用的灿烂光芒很好地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

好课,大开眼界王崧舟的《花开自在》拉开了此次活动的序幕,从花开有因到花开有行,到最后的花开有情,在老师的引领下,一次次触摸孩子的心灵世界。那一刻,哪是孩子在课堂上写作,那分明是一个个小作家在创作。一朵花就是一个灵魂,当我看花时,花也在看我。我看见了一朵花,我也看见了一个如花一样的灵魂。那一刻,花就是我,我就是花。在这堂课上,一朵花一定开在了每个孩子的心中,也开在了我们的心中。虞大明的《未来的太空清洁工》如何课堂教学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写作方法的指导令人佩服。彭才华的《跟着唐诗学写作》、李维勇《梦的启示》等的唐诗能写作,绘本能写作,一切素材都能写作,让我们大开眼界。还有那一个个精彩的习作讲座,都给了我们最前沿的引领和最智慧的启迪。千言万语,万语千言,也许,这就是我们最终的领悟。

驻足在“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文心.文阶”教材习作高峰论的会场上,我们被那恢弘的气势所震撼:徜徉在语文课堂里,我们被小语名师的教学风采所折服。带着满心的期待而来,载着满满的收获而归,感谢带给我们的课堂盛宴,让我们也步入新常态课堂,静心祈盼那硕果累累的日子。虽然天学习的美好时光已经结束了,但未来的思考和改变,却刚刚开始......“震撼”于语文的魅力,使者的睿智,“震撼”于师者才会坚守的放飞理想的讲台、写下的希望的黑板。“千课万人”这一堂堂精彩的课,一位位资深的专家,一名名闪光的老师,一群群可爱的孩子,还有那来自五湖四海的翘首观望、认真记录的老师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然后有发展,“导”中见师魂。我感动着,收获着!很喜欢这样一句话:尊重学生,首先要有尊重的能力。所以学不来大师的艺术,可以先从点滴的小改变开始,从上一节有实效的课堂开始。我想有所思考,就会有所进步。

最后我想以王崧舟的《回家的路怎么走》中的一首小诗共勉,让我们也学着徜徉于诗意的语文做一个有故事的老师,尽管禅意课堂很艰难

 感悟 品茶

                     将感悟洗净

                     舀一勺诗意煮茶

语词袅袅

温润陈年的话  

何处飘来  

清香的密码  

课程流转

生命蹉跎  

宛如佛拈花  

一壶微笑  

沸腾起言语的芽  

品过  

才知晓语文的味道是回家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