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学习札记之二
儿时有一个梦想:手执鞭儿,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牧养。脸上洋溢着纯真,浑身散发着快乐,多么舒爽,多么惬意,心向往之。今天,我领略了这样的风光,走进了这样的心灵牧场。
今天,我们聆听了周卿老师执教的《小猪变形记》。从中,我看到了学生想象的“天马行空”,学生思维的火花迸发,学生兴趣盎然的表达,让我知道了:哟,口语交际原来可以带给学生这样的精彩。
一、学生学得兴趣盎然——那是因为学生的积极性的高昂。
上课伊始,周老师就开门见山的述说学生的优点比如:上课很有精神,眼神集中,发言积极,声音响亮,不经意之间学生知道了上课的要求,明白了课堂中要积极表现。当时我看到学生是非常自信的,有一种期待老师快点上课的心情。这么简单的几句话就把学生引入了课堂。
二、学生说得声情并茂——那是因为内容吸引了学生。
一只可爱的小猪首先吸引了学生,有一种让学生求知的欲望,特别是小猪那可笑又可爱的心理:不想做自己,觉得太无聊,太平凡了,“了无生趣”呀。而它装扮成长颈鹿、斑马、大象、鹦鹉时,那种憨厚样儿,着实令人捧腹大笑,这样的内容能不像磁铁般吸引着学生的双眼吗?
三、学生想象丰富多姿——那是因为教师的收放自如。
周老师在课堂中,只是在小猪装扮成长颈鹿时的心理活动,在斑马面前的得意洋洋以及与斑马的对话进行了“扶”地教学,其余的则放手让学生自己想象,学生之间合作进行表演——这是课堂的高潮:学生的想象带给了我们很多的惊喜,学生的表演带给我们很大的震撼,面对着一张张散发光彩的笑脸,我由衷的折服。
真的,想象是牧羊(但觉不是“圈羊”,也不是“放养”),让学生在绿意盎然的草原上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嫩草,让学生在草原上自由的接触阳光,沐浴风儿的洗礼,假以时日,他们必然会长得丰满而又不失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