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探寻……
10月25日至26日的班主任培训活动让我深有感触,下面是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班主任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直以来我在领导和同事们眼中都是“优秀的班主任”,可说实话,对于“优秀”两个字我虽不说惭愧,但也感到挺不好意思的。因为工作时间里我只是在同事们的协助下,尽力完成一项又一项的任务,生活中则是向家人过多地“索取”支持。至于“优秀”我想也许就是我所带的班中时不时出点烦人的状况,而我又没被烦倒罢了。这次听了朱老师的报告后,更有一种迫切想法,那就是:将班主任工作进行到底!
一个教师,如果连学生都搞不定,这个教师基本不能算是成功的。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学生,的确是越来越难搞定了。有时候教师运气好,会碰到一个比较“弱”一些的班级,学生天生老实的居多,调皮的少了,自然所显现的“战斗力”就差,班主任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全部拿下。学生自然也没有什么“造反”的念头,班级工作可能并不突出,但绝对很稳定,更不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班主任自是省力。可很遗憾,因为从目前的趋势看,这样的班级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啊。
可能有人会问了,在你眼里,师生就是对立面,动不动就交战,你的教育观有问题。我说你错了,教师与学生天生就不是同一战壕里的人。教师与学生之间永远存在着控制与反控制、斗争与反斗争的问题。其实本文探讨的就是教师如何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做得更高明的问题。学生不是教师,教师也不是学生,把学生看作是对手,其实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表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那些不重视学生而载在学生手里的教师可太多了!
我在与学生交战中就采取了一些战术,说给大家听听,搏得一笑
战术一:“吵王变黄盖”
B制班学生上课不认真,与同学讲闲话甚至影响老师上课,这些可以说都是常事,我采取了一个办法,每日评最吵人,好是好,大家也积极配合,我也吃力地统计,原以为这下可以让人安省了。可情况好了几天便更厉害,而且那几个爱吵的人威胁班里的学生,还专门找几个“替罪羊”。于是我忙换策略,改为每周之星,评出“行为、学习有进步者”,激励想表现者更努力。还私下里让那几个“吵王”抄写好文段,并要求用文稿纸,一举三得:1、“吵王”摘抄好段积累以备后用2、“吵王”上课既不影响老师,又可专心练得一手好字3、教室的书法园地不用另想办法。这次运动会中百来篇的广播中,“吵王”们就功劳不小。
战术二:“深入虎穴,保持距离”
学生的早恋、玩游戏、赌、吸烟、上网,我基本上都知道,这除了我安插在班中的内线提供消息以外,还有一招:我对学生说朱老师四只眼睛,两只在教室,两只在他们的脑中,学生有什么动静,他们不太敢看我的眼睛,怕呀!只要耍点计谋,他们很快露馅,最主要的是不要出卖线人。再就是从侧面了解他们常用的QQ或网名。虚虚实实,他们不怕才怪。每年运动会结束后的惯例:接力赛的或其他想来的学生到我家烧一顿。学生们拼了命去跑接力赛,否则没面子吃这顿饭的。再就是我了解敌情的最佳时机,要知道人一高兴什么都藏不住。但要注意距离,别让他们太接近你了。
战术三:“变零食为美化环境”
学校为让学生懂得节约,特规定学生禁止带零食。可现在的学生有几个能真正懂得节约,不多吃点算白活,于是我在班里定了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被抓两次后,自觉从家里带一盆花,学期结束必须连花盆一起带回家。这样美化教室就不用发愁了,而且学生也不会觉得为难,孩子为班级建设出了一份力,家长也挺高兴的。不怕学期结束回家难跑尽管吃好了。
河豚遇到危险之时,会把扁平的肚子一鼓再鼓,瞬间膨胀成可怕的大圆球,以此来吓退敌人。这是一种典型的虚张声势,在动物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是动物为了自保而经常采用的一种策略。一切军事思想的最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多地消灭敌人,尽可能多地保存自己。诸位别笑,道理虽然简单,未必人人都懂。以此类推,一切学生工作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学会自保。在与学生及家长的交道中,我时时注意这点,比如我班的张某出走是家常饭,而他的父母许多老师也领教过,用极不讲道理,甚至耍赖,每次他的出走我有记录,并且还让他的父母写了一份申请,随时有用。一旦他们来校闹,有白纸黑字的“书”为证,量他们也没趣。再就举近的,运动会的安全是所有班主任最挂心的事,我除了常规教育外,还拟了一份安全协议,把能想到的安全罗列出来,学生读完后签字。万一出什么事,家长无话可说,主要怪自己的孩子不乖。学生出险,让周围的目击者写一份材料,这样教师自己能全面了解,到时候家长责问也有据可依。所以最关键的一招是:自保
战术四:情感投资,取得信赖
每逢节日的晚自修第三节课前,同学们看到黑板上写着“下课后请全体住校生到办公室阳台集合”就知道准有好吃的。住校生既感到温暖,不会想着哪天请假回去过什么节,反正在学校也有人送东西吃,其他学生也知道原来黑着脸的班主任也有慈祥一面。住校生一旦生病我亲自送去的同时不忘打电话通知家长来,反正老公在医院,那些医生也都熟,开个后门方便,学生不会小病大做文章地请假,家长感动,不会忘记对自己的孩子说:“老师这么忙送你来,对你真好,还不用功点”。
小结
你不是学生,学生也不是你,学生永远不能了解教师们的真实的生活,教师也永远无法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除非我们可以互换角色,亲自去对方的世界体验一番。而这个要等新的科学技术发展了再说。教师和学生永远是属于两大阵营。教师如果对这一点没有清醒的认识,是一定要吃亏的。只不过高明的老师会尽量缩短这两个阵营的距离,求同存异,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共同奋斗;不高明的老师会使这两个阵营完全对立,极端者甚至势同水火,互不相容。
让学生服气可以依靠做事公正,让学生佩服只能依靠教师的智慧了。师生是分属不同阵营的,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战”之中,如果能够智胜一筹,以智取胜,学生会甘愿做你的“手下败将”的!
后记
前几天和女儿交流,发现女儿的志向和我小时候一样,都想长大当一名教师,我这才明白了我母亲当年的那副表情,怎么说呢,因为在女儿心中,教师是一个让她感觉自豪的职业,自从她的班主任生病后,她就一直在唠叨着:“涂老师什么时候才回来呀?”只有一半年的时间,就让她爱上了这位妈妈似的班主任,喜欢自己私下当弟弟的老师,教弟弟认识自己所学的知识。但她又怎能体会教师的辛苦?她的妈妈一周和她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惟有晚上才能有时间安详地注视熟睡的她,周末家长一个电话或学校一个电话,就得把她一个人留下看家。
是的,当教师辛苦,当班主任更辛苦,这是众所周知的,因为当了教师,就免不了与学生打交道。而学生工作就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我虽然愧对全力支持自己的家人,但我从不后悔自己选择的这份职业,更无愧于每一位学生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