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继续教育>详细内容

继续教育

师爱的真谛在于“舍”

作者:柳成胜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8-10-31 字体:

  “老师,你在这儿等车吗?”路上驶过的一辆小车里,探出一张皮肤黝黑,但异常精神的青年的脸,“我顺路带您去吧!”  

  四目以对,几秒钟后,我认出了车上的青年,会意的笑了。“你是翁国强吧。”“哎,是我。老师,我刚从部队回来。”我搭上了车,他边开车边叙着旧,讲述着记忆的点点滴滴……  

  那是我踏上工作后接的第一个班,在一所四面梧桐树环绕的小学里,担任了一至三年级的包班教师兼做班主任工作,那时尽管缺少教学经验,但有的是对工作的热情,有的是对学生的好奇,学生何平为何时常迟到?学生郑文军的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到何程度?如何能让右手残疾的他,用左手写得更顺利些?学生卫明为何今天又不回家吃饭……  

  以后的日子里,上班骑车过何平家的村庄时,我总要下车看看他是否起床,几次下来,弄得他爸妈都不好意思,自然,他也会早早地来到学校,学生卫明再不回家吃饭时,我会让他吃下一大把糖,那时天真的我认为糖会补充养分。教室的一角,不知从哪一日起渐渐地多了许多的图书。  

  冬去春来,清晨的梧桐树的夹道里,留下了我们晨跑的脚印,四周的田埂边留下我们挖野菜的笑声,教室里传出我们朗朗的书声,两年后的期末考查,我班的语文平均87分,在4个平行班中,远远领先,位居第一,那天,一位同在一个教研组日后成了小学语文教学骨干的老师不住地说:“你们的作文写得自然、流畅,难得!”确实,这也许是他对我班的鼓励,也许是被我班孩子称为“小作家”的王辉同学的榜样的力量,也许是我舍得与孩子们一起积累对生活的点点滴滴,舍得与孩子们静下心来共同阅读的结果。如今当年的学生成了军人、成了教师、成了……而我依然在小学的讲台上乐滋滋地周而复始地忙碌着。  

  汽车仍在公路上行驶,我们的攀谈仍在继续着……  

  话题转到了那年的“六一”节,是啊,“六一”是孩子们的天地,是孩子们们尽情嬉戏的日子,孩子们赶早去神龙谷,领略自然的壮美,感受祖国建设的日新月异,去礼堂表演我们的歌舞,《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赢的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赢得了乡汇演的一等奖,我们“得”到了荣誉,我们欢呼,我们雀跃,我们自豪,我们兴奋……“舍”也许就是“得”的源泉,舍得放弃业余时间与孩子们一起嬉戏,舍得放弃业余时间去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舍得和孩子们在一起。才能“得”到属于教师的那份快乐。  

  车到了小镇,回到了我如今工作熟悉的乡村,工作的单位变迁了,任教的学科变化了,没有了处理琐事的烦恼,没有了……但也少了与学生亲热地劲儿,“舍”的少了,自然“得”得也少了,我怀念那段日子,怀念那“舍”的最多的日子。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