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实又快乐的艺术
曾听一位老教师讲:“当老师就是应该当班主任,这样才能真正的体会到身为教师的艰辛与快乐。”在参加了县里组织的“中小学在职班主任培训”之后,我发现当班主任其实是一门非常充实和快乐的艺术。 听了三位优秀班主任的讲座,了解了他们身为班主任所遇到的种种难题,以及种种心得体会,我受益匪浅,同时也非常的敬佩他们。
听完讲座的第一感受就是想当好一个班主任,首先自己要热爱自己的工作,想办法让自己爱上它,才能全心全意的为它付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很多时候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时,总是会特别的烦恼,同时也就会觉得自己并不适合当一位班主任,热爱就更谈不上了。但是听完讲座之后我发现自己错了,正是因为自己有这种消极的思想,才让自己无法真正的爱上这个职业。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该欣然的接受它给我的种种挑战。在遇到问题时,不应该马上把自己转入消极的态度中,而应该冷静的思考,多想点子, 一位优秀班主任说她有3000多个金点子,都是自己积累起来的,并且行之有效,因此,在教育中遇到问题难免,关键是要想办法去解决。而且,不管是优秀学生还是后进生,只要细心的观察和感受,你会发现其实他们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他们值得你去热爱,这个职业也值得你去热爱。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也是一个班级的中心,就像学生在家里最信任父母一样,在学校,班主任就是学生最亲、最值得信任的人。因此班主任不应该高高在上,而是要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把学生看成个体的人。一味的训斥只会和学生越走越远,把学生看成跟自己一样的人,放下架子,放下师生不平等,用换位思考去考虑学生的行为,为学生着想。这样才能让学生贴近你,你也才能真正的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班主任成功的关键。其次,班主任是联络其他课任教师的纽带。由于学科性质不一样,教学要求、授课方式、教学风格便不一致,课堂管理方式也不一样,班主任与各课老师之间便容易产生摩擦,甚至发生冲突。这就需要班主任做好协调工作。
新时期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富于变化性的班主任。因为学生是不断变化的,他们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想法,因此想转化一个学生时不应该总是用同一种方法,而是应该在了解了学生的心理与特点之后,创造性的思考,找出真正合适和有效的解决方法,不断的变化的方法才是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