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继续教育>详细内容

继续教育

“千课荟萃,万人共享”———记袁春琴工作室第三次集中学习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8-11-21 字体:

11月15———11月19日袁春琴带领工作室11人赴杭州参加“千课万人”暨小学“三年级语文统编教材”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杭州自秦朝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西湖独特的景色和动人的传说更是吸引着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

板块一:守望母语初心——文化传习与精神成长

文化,我们的精神家园;实践,语文的发展路径;成长,教育的实践指向。语文已走过百多年,几经沧桑,几度风雨,一代代语文人薪火相传,弦歌不辍,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育世纪新人,为世界提供母语教育的中国智慧。

袁济喜教授的讲座《百年孤独话国学》拉开了本次“千课万人”的序幕,袁教授提出的“国学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互动”让我们受益良多。虞大明老师的《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让我深受震撼,大明老师用激情渲染了整个课堂,层层递进,魅力无限!从孩子入手,真正做到了以疑促学。

何夏寿老师的古诗课堂,以唱开始,以唱结束,让诗歌的文学性与音乐性得到了高度统一。简简单单的两首古诗,在何老师幽默而不失美感的讲解下,在孩子们的童言童语,韵味朗读中,我们再次感受到了语言之美,湖光山色之美,教育之美。

板块二:关注交际表达——听说先行与读写联动

口语交际基本上分为倾听和表达两个方面,黄国才、薛法根、汤瑾和崔云宏老师分别给我们做了讲述与示范。黄国才老师特别注重学法指导,总结了“细致观察”的具体参考标准。内容的多与少、目的的聚与散、扶与放、取与舍、严与宽等五对矛盾关系的处理与习作指导收放自如。

洗尽铅华呈素姿,返璞归真为语文。薛法根老师的课指导学生使用词语、朗读细致入微,这才是朴实的语文实践。一节课训练一个语文要素,重点突出,心中有爱,保护童心,可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汤瑾老师把创编童话游戏化,在轻松愉快中让童话去融入学生的创作初体验。以游戏闯关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用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关键要素引领学生编写童话,用“人物加一加”“对话用一用”“结局变一变”帮助学生丰富对话。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板块三:聚焦编排创新——体例板块与特殊功能

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激发阅读潜能,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理解力和思辨力。崔峦老师结合统编教材的背景,赵志祥老师用群文结合阅读,罗才军运用交流平台,用不同的方式讲述了阅读的教学方法。

赵志祥老师用他那富有磁性的声音向我们缓缓讲述小古文,同时引导学生在理解文义的基础上,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画面感,直至熟读成诵,赵老师对朗读的指导如春风化雨,润物于无声。

板块四:创新方法指导——系统建构与个性创造

陈群英老师的歌诀乐读法让人耳目一新,她打破了机械式地读,让拗口的古文像唱歌一样,沁人心脾。一节课,学生不知不觉地把119个字的小古文背诵下来。在陈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发现原来古文教学可以这么有趣……

板块五:精炼语言实践――感悟理解与积累运用

徐俊、黄吉鸿、王林波这三老师分别执教了三篇当代散文。三位老师的课都精彩纷呈,他们的课紧紧围绕着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让我们知道了语文老师应该做的事就是积累语言,表达作用。

何捷老师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在教学过程中,他善于与编者对话,进而精准解读教材、智慧教学。不仅如此,他还帮助学生读懂故事内容,更是在文章三处情节的回望与比照中,寻找故事情节的“规律与套路”。

蒋军晶老师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在课堂上,他通过填写看似无聊的表格,但却是在巧妙点拨引导学生兴致盎然地猜测尝试填写。其实最简单的教学就是最有意义的教学。

板块六:精炼语言实践――感悟理解与积累运用

作文教学最怕什么?最怕学生写不出。王崧舟和江海花两位老师让我们享受了两节截然不同风格的作文课。听王崧舟老师的课,真是一种享受。开头的引入让学生进入了花的世界,从生活经验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

江海花老师以游戏――猜猜,激发学生兴趣。课堂上的她,指导学生时特别到位,重点突出,要求明确。

董军老师执教的是《大自然的声音》,他的声音浑厚有力,范读,就把学生和我们带进了大自然。他的课,稳扎稳打,从执教的过程,也可见他的语文功底之深厚。

“千课万人”汇聚当代语文教育精英,共建实践研讨空间,仰望语文与文化的浩大星空,深耕课程与教学的诗意花园,重建精神与成长的实践坐标,为新时代语文教育研究写下新的篇章!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们看到了那么多人,不论年轻的还是年长的,对教育事业那么执着,对语文教学那么执着,我们被深深感动着,“活到老,学到老。”我们一直在学习的路上!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