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继续教育>详细内容

继续教育

高中班主任研修体会:我对德育的新认识

作者:遂昌中学 范榕熔 文章来源:遂昌中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8-07-04 字体:

中学时期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方面,教师的一言一行关乎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教师的一言一行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雏形。换句话说,一个教师教育着一个学生,更是在影响着一个家庭,甚至可以说影响着整个社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时代性:德育要体现时代特征

现在的孩子,接触的新鲜事物多,懂得多,性格强,而且普遍较幼稚;同时,家长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往往都是高标准、严要求。因此会出现学生、家长、教师的矛盾交织。但是归根到底,这三个主体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即为了孩子的学习提高和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因此,作为教师,不仅仅要传道受业解惑,更要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与农村的物质条件都越来越好,但同时,农村的一些教育问题更加突出,如原生家庭不一定美满,如果把教学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完完全全寄托于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恐怕是不现实的。毕竟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每个家长的情况不同,有些家长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家长可能忙于工作无暇顾及,有些家长可能外出工作几乎不在家等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八大报告明确把“立德树人”写进教育方针,它坚强而有力地回答了这一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立德树人,既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个时代的主题。说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因为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只有立德,才能成人;只有在“以人为本”的时代,教育才能回归人。说它是一个时代的主题,因为当代中国出现了道德危机,迫切需要立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八大报告明确把“立德树人”写进教育方针,它坚强而有力地回答了这一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立德树人,既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个时代的主题。说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因为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只有立德,才能成人;只有在“以人为本”的时代,教育才能回归人。说它是一个时代的主题,因为当代中国出现了道德危机,迫切需要立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因此,德育工作要结合时代特征与时代要求,德育原理也应该与时俱进。

二、方法性:德育要讲究方法运用

2018年3月3日,响应学雷锋的号召,带着班里的十几位同学去马路边捡垃圾。出发前,同学们知道了要穿上“遂昌中学的红马甲”之后,开启了话唠模式。“老师,这个穿着不好看啊。”一位同学先开启了吐槽模式。另一位同学立马加上一句:“为什么要穿这个啊。”此处省略N个字……“穿着这么拉风的衣服出去学雷锋,多有面子,是吧!再说了,你们以为谁都有机会能穿上这件志愿者的红马甲吗?有些同学可能这三年就这一次机会能穿上!”

同学们都不说话了,迅速穿上了红马甲。向着捡垃圾——出发喽!天气很好,阳光很暖,一群人说说笑笑、玩玩闹闹。就像是春游,在途中会主动捡起路边的垃圾,丢进自带的垃圾袋中。每一件事情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次经历都有不同的体验。珍惜当下的阳光、风雨,美好如约而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开展德育工作,必须综合运用思维训练法、情感陶冶法、理想激励法、行为训练法、修养指导法、榜样示范法等。的确,事必有法,然后可成,要重视方法的选择与组合。

三、针对性:德育要强调对症下药

德育应该具有针对性。每个人都是特别的,每一个学生也不例外,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在实际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学生,切入的角度也有有所差别。可能这位同学缺乏责任意识,那么请着重培养该生的责任感;可能这位同学缺乏自觉性,他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就是无法坚持,那么请着重培养该生的恒心与自律能力;可能这位同学正面临挫折与苦难,那么请教会该生坚强与独立;可能这位同学不懂得感恩,那么请教会该生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做一个向善的人等等。

结合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哲学家、德育学家尼尔·诺丁斯的诺丁斯的关怀理论来说,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生命,另一方面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学生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对话)应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心理把握,对学生存“三颗心”——关心、耐心、责任心,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四、实践性:德育要积极以身作则

教师应该,且必须尽心尽力,做好育人的实践。而做好育人的大前提,是每个教师都必须践行其职业道德。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榜样的力量,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向师性,以身作则。然而,师德师风的范围很广,要想行之有效,作为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修养,践行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生学习等内容。

结合学校“立德、立功、立言”的校训,“向善、坚韧、灵动”为核心的小溪精神,将学校现有的这些教育资源最大化利用起来,开展德育实践。

具体来说,立德即树立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向善即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坚韧即成为一个坚强、坚持的人;灵动即成为一个活泼、机灵的人。对于教师而言,教师应该有职业道德,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重视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善于反思总结教育经验,使得教师能够结合乡风、民风、家风、教风和校风等,积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领路人。

引用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的确,每一个教师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负责,才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做总结: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开展德育实践,教师要积极以身作则。

五、结束语

用著名的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曾说过的一句话做总结吧:“要知道,我不是一个教书匠,我是受社会信托的人。社会把培养、教育新人———未来一代的事业托付给我,这是我的最崇高的事业,是我的头等大事,是我的职业义务,这是我的使命。”是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明确自己的使命,知道自己所从事的,是多么崇高的事业啊,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刻不容缓。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