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研修体会:理论内化,坚守初心
作为一名新老师,工作经验不足,我需要不断学习有关教育工作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在班主任工作学习培训活动中,我们围坐在一起探讨教育理论,深化对教育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可以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去。
在班主任研修工作中,我们主要采用一位老师讲解相关德育原理,大家结合自己的理论实践知识进行讨论。我的研修主题是诺丁斯的关怀德育论。理论提出者,诺斯丁不仅是一个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而且结合美国社会背景,深刻剖析教育学规律,提出了关怀德育论。这个理论对于我国当前社会问题严重 (精神空虚 , 道德堕落 , 人际关系也日趋冷漠化)和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技能 , 而忽略了对学生德性的培养等日益严重的问题,提供了指路明灯。
如今学校,学生过早的接触网络,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并不成熟,受到影响较大。近年来,新闻报道上亦是出现多起学生放弃生命事件。诺丁斯的关怀理论主张“以人为本” , 强调对学生生命的尊重,视学生为与他人平等的人,具有独立人格和尊严的人。诺丁斯认为,教育者不应该从教育大纲或整齐划一的教育目标出发约束或拔高学生,相反,教育者应该走进千差万别、各个不同的学生的生命世界,不仅要用自己的,而且要时刻用学生的眼睛去观察,用学生的心灵去感受。
在我们现实的教育工作中,必须通过榜样、对话、实践和认可教会学生尊重生命,不仅是尊重自己的生命,亦是关怀他人的生命。诺丁斯认为 , 只有关怀的行为才是建立师生间信任关系的基石 , 只有关怀的行为才能给予学生被关怀的温馨感受 。作为教师,我们在工作中要给予学生适当合理关怀,而不是强加硬塞,自以为是。
基于生命理念的新班级管理,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德育的本质和功能,德育的对象和主体,德育的目的、目标、内容和课程,德育的过程,德育的方法,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等在这一些列德育理论的学习过程中,我对以前大学只是为了背书考试的理论知识有了新理解和新认识。
在实际生活工作中,原来看似枯燥无聊的理论,可以变成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每一次学习回顾都会有新的体会与心得。例如,德育工作不再是我们认为的无限度的关爱学生,德育工作有他的计划性,正面性,复杂性,多端性,需要我们依据德育方法在实践中慢慢摸索。
在实际学校工作中,德育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因为德育工作的效果具有隐蔽性和长久性,德育不是一朝一夕,我们应该耐下心来,日夜琢磨,方成璞玉。未来的中国教育中,德育工作会越来越重要,我们需要储备足够的理论知识,迎接未来工作中的挑战。(2018.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