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学骨干班主任培训体会
5月20日—24日到浙江教育学院参加了浙江省中学骨干班主任的培训。此次培训开设讲座的专家有七位,他们是:陈立群(杭州长河中学校长)、韩似萍(杭州市教科所书记、副所长)、高亚兵(教育学院教师与教育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高金英(北京广渠门中学,全国优秀教师)、陆士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书记、教授、获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陈益林(东阳中学,全国优秀教师)、丁如许(上海晋元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优秀班主任)。讲的内容有:“中学生精神生活与精神成长”、“读懂学生”、“教师教育行为与学生心理发展”、“推进德育创新,做好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改革”、“当代班主任十大素质”、“中学班级活动的创新”。
这次培训是我任教生涯中最高级别的一次培训,在此要感谢领导给我了一个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下面谈点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专家教师们的知识面非常广。
人们说一到广州就觉得自己钱少,我觉得听了专家们的讲座才知道自己知识面太窄了。如陈立群校长讲“学生精神生活贫乏的背景分析”时,他能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来分析,分析得有理有据,确实让人佩服;又如高金英老师,现已退休,课件做得绝不比年轻人逊色,网络文化积累不少,常会来一句顺口溜,还会小魔术,不时赢得台下阵阵掌声。活到老学到老,应时刻提醒自己别忘了学习。
二、教师应减少“好心办坏事”。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多么高尚的称谓啊!听了高亚兵老师讲座中的“师源性心理障碍”(教师由于对学生采取了不恰当的教育行为,从而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后,使我想起在处理一起学生早恋问题时,确实对学生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幸好没有酿成大问题。想想自己确实应该多学习,多了解学生,读懂学生,这样才能做到好心不办坏事。
三、班主任应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
学生是的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在这信息化时代,学生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作为教师又是班主任的我,也应顺应新时代的潮流,不然会应付不了我们的学生,更不用说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了。如高金英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某老师在上课时看见一位学生在玩手机。这位老师说:“某某同学,你那个机明天别带来了!”第二天该教师上课时,那同学竟把一只鸭往讲台上一扔。面对这样的飞来横鸭,作教师该如何处理呢?真要是落到自己头上,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办。高老师举了个处理的办法:不动声色地讲个小故事。有个老板为招揽生意,在门口挂了一只会说话的鹦鹉。当客人左脚先跨进门时,鹦鹉就说欢迎光临;当客人右脚先跨进门时,鹦鹉就说你好。有位小伙子想这鹦鹉真聪明,要是一双脚一起跳进去,不知鹦鹉会说什么呢?于是小伙子就一双脚一起跳了进去。鹦鹉说:“他妈的,吓我一跳!”。这样一说,一场尴尬不就过去了吧。
是啊,作为新时期的老师、班主任,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质、语言素质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
四、开展好班队课。
丁如许老师分析了班队课存在的问题,又介绍了他自己开展班队课的经验。反思自己的班队课确实没有开展好,常常是“应景式”、“简单式”、“一律式”、“加塞式”、“自由式”的,没有新意,流于形式。班队课应选好主题,有准备、有计划的进行,自己真是有待加强。
五、保持良好的心态。
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的表率,教师如果自身心理不健康,势必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健康的金钥匙”,不是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吗?作为教师、班主任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有教书育人的本钱。
最后引用姚明的一句话:“坚持不一定胜利,放弃一定失败。”作为班主任应该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永不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