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继续教育>详细内容

继续教育

吴丽媛工作室:遂昌县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跟班培训第四次集中培训活动体会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7-11-20 字体:

1117日,吴丽媛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又一次相聚在妙高小学,进行第四次的实践活动。

第一节课,是来自西畈小学的王娟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王老师在词语教学过程中,抓住同偏旁且由同义词构成的词语展开教学,并积累其他同类型词语。课堂的整个教学重点围绕“中华不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明白周恩来立下“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志向的原因。

接下来是应村小学的蓝君老师带来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蓝老师教学语言自然,教学中紧抓住杭州、台湾两个青年的场景引导学生深入品读,给予学生充分自主阅读的时间,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思维的领域不断扩大,情感逐步升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得益彰。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蓝老师的板书设计,两个板块,分别是杭州和台湾的两个场景以及人物,通过捐献骨髓奉献爱心将两者联系到了一起。

第三节课是来自梭溪小学的李南娇老师的课堂展示,她上的课是《卡罗纳》。  李老师教态自然,语言亲切。在课堂教学中,主抓人物情感,让同学们在自由读、齐读、反复读中体会人物悲伤的情感,并通过老师、同学、同学母亲的言行,体会到关心和爱心,让孩子真正可以在读中学。

下午,我们集中在队室进行了研讨活动,师傅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要有选择性地教,学生懂的不教,而那些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引导才能掌握的知识,才是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关注的内容。

师傅还指出:小学中段介于高、低段之间,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和思想都处于重要的转折期,特别是阅读教学。教材的选文随着年级的升高在内涵和语言上开始变得深奥,教学要求也要随之而提高。面对这一既特殊又重要的时期,如何有效地设计、把握语文阅读教学呢?她从掌握学段目标、围绕单元重点、抓住课后练习、依据学生实际四个方面和我们进行了交流。
  一天的学习非常的充实,相信通过一次次的实践活动和不断的课堂磨炼,我们一定会更好的成长。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