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继续教育>详细内容

继续教育

吴丽媛工作室:2017学年青年教师跟班实践小学语文培训班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作者:李艳 文章来源:王村口镇中心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7-10-27 字体: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2017年10月23日,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跟班实践培训班在吴丽媛导师的带领下开展了第三次集中培训。我的任务是进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文《坐井观天》的教学。《坐井观天》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语言呢?以下是我的几点反思。

(一)关于本文解析,从重点词语入手。

在预习检查时,我重点进行了“井沿”一词的学习,由指一指到说一说桌沿、杯沿,最后指导书写“沿”,在把握教材时我将“无边无际”、“大话”个词(“笑”作为第二课时的重点)作为文章理解的关键。首先,在引导学生了解“无边无际”时,采用选择“际”在字典当中的意思理解“无边无际”,但在实际课堂当中效果并不是很好我课后思考:若将“无边无际”解释为“没有边,没有(      )”,让学生代入学一学,是否效果会更好?理解之后再让学生说一说无边无际的(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无边无际的内涵。最后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实现对第一次对话的理解。

小鸟和青蛙的第二次对话中,我主要抓“大话”这个关键词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大话”这个词来把握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时的心情。顺带指出说大话是指:说夸张,不切实际的话。在指导朗读时,学生结合动作朗读,这样学生更能融入情景当中。但是在具体教学时,我又在思考:怎样让学生了解说大话的具体含义,以及它与说谎话的区别。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惑着我。如果学生举手时,将大话解释为谎话,伙应该怎样引导?最后我想:如果举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是否效果更好呢?如果两个实例让学生来感受什么是说大话。这两个例子,一个是:我能一口气吞下一头牛,我能用手推动火车。学生从老师的语气和自己的经历中了解,这些就是夸张,不切实际的,就是说大话,是否会更好?

(二)如何达成寓言的教学目标

    在第一课时教学完成后,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除了朗读好第三次对话之外,还应该让学生初步感受什么寓言。原本我并没有打算呈现寓言的概念,但经过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课例以及工作室成员之间的讨论,发现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故事,然后提问从中知道了什么道理,板书“小故事——大道理”来解释何为寓言故事。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