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爱有智慧的德育工作者
高中班主任工作室第2阶段的研修结束了,本次活动以沙龙研讨方式进行。班主任工作室指导老师刘永贵老师让我们围绕《德育原理》这本书,每位成员准备一段章节,然后在研讨小会上与大家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悟。开学初听到这个任务,拿着这本书,我的内心是崩溃的,想打退堂鼓。找刘老师说了自己的想法,刘老师耐心和我讲方式方法,鼓励我。我静下心仔细的把自己讲解的章节看了几遍,查找相关资料,在刘老师的鼓励下完成了任务。虽然讲的不好,但对自身而言,感觉又成长了不少。在这次活动中,我真的是收获颇多,感受颇多,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胆量,还对班主任德育工作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对我以后当班主任奠定了基础。感谢刘老师!感谢一起学习和进步同伴!
刘老师每次以自身教学经历为出发点,围绕如何激励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健全孩子完整人格、如何帮助孩子解决成长烦恼、如何训练孩子的创造性等等内容进行了讲述。刘老师以生动的教育故事现身说法,他常常说自己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我特爱听他的故事,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如何去赏识孩子,如何去批评教育学生,如何去正确对待学生的“对”与“错”是我们的必修课。
很多老师都认为好学生就应该时时表扬,且要用力表扬,但是任何事物事情都有其两面性,而赏识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赏识得体到位,会激发孩子的热情,如果过度地赏识就会使孩子脆弱,令他们经不起风雨,经不起挫折。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关爱学生,当学生犯错时,作为老师的我们,必须用理性来控制感性和冲动,不能没经过大脑判断或调整就实施在学生身上,否则就会伤害到学生。我们对学生一定要有宽容度,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中思考问题,允许学生犯错,我们的学生都是在不断犯错与改错的中长大的。教育很多时候是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需要知道学生为什么这样想这样做,而且还能把我们对学生的感知和理解准确地传达给对方,让学生从心理上感到温暖、感到安全、感到受尊重。我终于明白:在孩子成长最需要的时候,要用爱和智慧给他最适合的教育。
刘老师的故事还告诉我们作为一位教师,要相信学生、关注学生,让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要特别注意学生心理方面的引导,要与我们的学生平等交流,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要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
通过点拨,我反观以往的教学行为,我们是不是常常忽略了学生也是常人,也会犯错误?毕竟学生还小,一方面他们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他们的自控能力是远远赶不上大人,更何况大人在听领导作报告的时候也会疲惫,也会走神,教育的对象是人,不可能整齐划一,只要他们每堂课都有所收获就可以了。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他们把家中的宝贝交到我们手中,我们做老师的真实应该好好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和缘分,引领学生在知识的航道上快乐的前行,共沐风雨,通向彩虹!(2017.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