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德育原理》有感
这一学期,遂昌县高中班主任工作室在刘永贵老师的领衔下如期举行各项研修活动,本期活动以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所著的《德育原理》为教材,采用“沙龙式研讨”的方式来探讨教材中某一章节的知识,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每一位学员都能够参与其中,有所感有所想,携手共同进步。
初读《德育原理》这本书,不免有着无尽的沮丧和无奈,但强大的内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下去,精读十遍甚至二十遍,慢慢地会发生质的蜕变,对书中的理论似乎有了一点点的理解,现我就其中的“关怀理论”来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关怀理论”是当代德育理论中的重要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哲学家、德育学家尼尔·诺丁斯。她以关怀为核心,根据对自我、对他人、对动植物、对器具以及对思想等各个不同的关怀为中心组织了一整套课程体系,并提出了榜样、对话、实践和认可四种道德教育应当特别关注的教育要素。作为德育教育最前沿的班主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班主任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常言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同样的,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性也必然存在。我们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这种差异,使每一个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关注和尊重,都获得应有的发展权利。诺丁斯指出:“关怀他人和被他人关怀都是人的基本需要,每个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得到人们的理解、接纳、尊重和认同。”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尊重学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只有平等地对待学生,才能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打通教育的通道。
二、班主任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开学初的有段时间,我经常在教室的地面上发现有纸屑等垃圾,屡次告诫学生要将垃圾扔进桶里,但效果并不是太好。后来,我每次走到教室后面,也不说话,主动将垃圾畚斗里的垃圾倒入垃圾桶中。一段时间之后,我班的卫生状况有所改善。正如孔子曰:“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班主任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榜样,自正其身,要求学生做到,自己首先做到,用自己“身教”来影响和感染学生。
三、班主任要适时与学生对话。
对话不仅是人际交往过程中信息的交流,更是情感的交流,容易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师总是希望通过对话沟通师生间的情感,达到影响和教育学生的目的。班主任找学生对话,事先要做到心中有数,底中有度,对话时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及接受能力,巧妙地运用语言来解决问题和达到目的。如我班内有3个纪律散漫的学生,经常迟到请假,屡次给班级扣分。我时不时地把他们地找来对话,干脆利落、直截了当地指出他们的不足,说明问题的严重性,甚至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希望家庭和学校共同发力。据我目前的观察,他们3人的表现尚可说得过去,比以前有很大改观。
遂昌县高中班主任工作室的研修活动可谓丰富多彩,刘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很大,并使我受益终身!(2017.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