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芸工作室:同课异构 异样精彩
时间过得很快,这已是周芸工作室全体成员最后一次聚在一起学习了,这一次的学习与以往不同,周老师给我们制定了三个年段的内容,分成3组进行同课异构展示活动。
课前,每位老师老师都设计了自己的教案,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结合他人的思路为这个活动制定更加完善得教案。使每位教师亲身体验到,集体研究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体的力量,尤其在活动的设计方面,能体现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是立体的在设计活动。
之后两天,每位学员都展示了自己的课堂教学,虽然大家是对着同一份教案在上课,但每个人在课堂中却是大不相同,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同的授课风格,在鉴赏中寻找差异,在比较中学习特性。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次活动中,也有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例如:
1.时间的分配上,如何更科学合理?
2.操作的设置上,如何更能体现学生个体差异性?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有没有提升?
3.教学语言如何更精练生动。
4.孩子向我们抛出的球,我们该接还是忽略?如何接?
……
此次教研经历,我深刻地体会到:“同课异构” 作为一种教学研讨形式,为我们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动中,无论是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当我们是执教者时,不但能在课堂教学的大舞台上尽显所能,而且还可以在相互的比较和学习中,充分认识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等方面与他人的差异,从而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而我们作为听课者时,不但能从几位老师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对教学活动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还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因此,我们可以说“同课异构”研讨活动完全是在一个民主、平等的平台上,大家各抒己见,自圆其说,每个观点交锋、思维的碰撞都在引导教师自我反思,自我选择,自我改进。总之:同课异构,异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