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以求知 知更行
4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基金会主办的“追随伟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做新时期‘四有’好教师论坛暨2017年工作年会”在北京中学举办。
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陶行知教育基金会执行会长崔祖瑛,朝阳区教工委副书记、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王世元,朝阳区教委副书记、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出席会议并致辞。
新教育发起人、全国政协常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朱永新教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明远教育书院院长石中英等做论坛主题演讲,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进行点评。陶行知孙女陶铮夫妇出席本次论坛。来自全国各级陶研会和中陶会各分支机构的领导与陶友300多人参加了论坛。
一、 论坛背景
2014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要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9日视察北京市八一中学时指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学习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的讲话精神,做“四有”好教师,做好四个“引路人”,需要切实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 陶研组织在研究培养“四有”好教师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刘利民在致辞中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当前,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已时不我待,急需一大批好教师投身教育改革洪流”。那什么才是好教师呢?刘利民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教师的“四有”标准进行了深入阐释,他指出:“有理想信念,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体现了思想育人的导向;有道德情操,这是教书育人的前提条件,体现了道德育人的导向;有扎实知识,这是对教师的起码要求,体现了知识育人的导向;有仁爱之心,这是教师从事的职业所需,体现了和谐育人的导向。”
刘利民说,习总书记在阐述中三次直接引用陶行知先生至理名言,给新时期如何成为好教师提供了依据,也值得陶研界朋友好好研究,看怎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培养、引领更多教师成为党和人民寄予厚望的好教师。
朱小蔓在致辞中指出,学习陶行知先生的大爱、爱满天下,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人求真、教学做合一、教人先教己等思想精髓,切实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中陶会成立30多年来奉行的基本工作职责和使命。全国中小学教师在陶行知的伟大旗帜下凝聚心力、在各级陶研组织和陶研慧专业委员会的平台上找到职业知己和可效仿楷模、提高专业能力、寄托并表达情感需求、培育职业操守、增加教育信念。而陶研组织的良好运转也成为陶行知思想得以广泛深入人心的重要条件和机制,体现出中华优秀精神及 杰出人物思想传承方式的本土化特征。
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在办学中学陶、师陶,深受陶行知名言“在我的世界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等的激励。北京中学以“世界因我而美好”为校训,培养仁、智、勇、乐的集体人格,鲜明地 展现了自己的办学思路:依循学生的智力潜能及方向,充分发挥学校整合各方教育力量的优势,依靠教师的个性才华与同侪的协作,让学生最大限度地爆发出学习热情、能动性和创造性。
三、陶行知教育学说对当代教育的引领作用
王定华和与会者分享了自己重温陶行知理论后所获得的深刻启迪。一是以知促行,尊师重教。陶行知就教师地位、待遇与职能作过许国精辟论述,深刻认识到教师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二是知行合一,兴师育师。陶行知把师范教育提高到与国家命运、国家前途密切关联的高度来阐明其地位和作用。三是千教万学,师德至上。陶行知强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捆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他还强调“人民第一”“爱满天下”“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对师德的养成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四是启智脱贫,教师先行。关于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的重要性,陶行知曾说,学校是乡村的中心,教师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小而言之,全村兴衰,大而言之全民族命运都掌握在小学教员手里。
周洪宇作了题为《从平凡到伟大——从陶行知看教育家的特质》,他根据自己对陶行知教育学说与教育实践的研究得出结果,教育家要具有六个特质或条件,即教育家要有他自己的教育思想、系统的教育著述、长期广泛的办学实践、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具有感人的人格魅力以及对教育和社会所产生的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如果这六个条件、特质不全部具备,他可能是教育家,但不可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一流的教育家。
四、学陶、师陶,与时俱进,促进当代教师专业成长
朱永新结合“新教育”实验,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理论。一是专业阅读,站在大师肩膀上前行。阅读永远是教育智慧的最重要来源。二是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写作是思考最重要的一个源泉,没有写作甚至没有思考。三是专业交往,站在团队肩膀上飞行。作为一位教师,产生很重要原因往往是孤军奋战。真正拥有团队以后,他们可以经常在一起交流和分享,这样他们不再孤单,彼此会相互取暖,碰到困难可以打气,碰到荣誉彼此分享,所以他们就拥有无穷力量。“三专”理论是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路。
本次论坛在安排理论探讨的同时也安排了实践展示环节,27日下午,北京中学师生倾情演出了“陶行知教育思想情景剧”,进行了“课程教学交流”,开展了“科技社团展示”活动; 28日上午,论坛还从全国择优推选了四位“四有”好老师的典型事例发言。
论坛期间,举行了揭牌、赠书仪式。北京中学获颁“陶行知教育思想实践示范基地”。陶行知和他的学生创办的新安小学学生、新安旅行团团员孙肖平向与会陶友、北京中学赠送《追随陶太师的足迹》一书,陶行知孙女陶铮在赠书仪式上发表了动人感言。论坛之后,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还召开了2017年工作年会和第六届第三次理事扩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