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设 自 己 的 课 程
建 设 自 己 的 课 程
——参加浙江省2017年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观摩活动汇报
2017年4月19日至21日,浙江省2017年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观摩活动在诸暨海亮教育园举行,有各大市选送的12位小学科学老师参加了课堂教学评比,全省近500名老师与会观摩。在教研员蓝智俊的带领下,我、黄晓青、曾美娟等有幸亲临现场,一睹大家风采。
今年省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分三个环节进行:理论考试、实践制作和课堂教学,其目的是指向教学全过程。课堂教学的主题是: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开发和实施。目的是:展示两年来浙江省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建设的成果;进一步激发科学教师的课程意识;进一步推进科学课程的改革。以期“从研究教学方法到研究教学内容与方法兼顾”,这是“我省深化义教课改的任务之一”,也是“小学科学发展的方向之一”。
舟山的孟婕老师引导学生制作虾标本,利用二维码《我给虾做个名片》。衢州的周梅芳老师在学生学习了电磁铁之后,以铝圈神奇地转动来吸引学生探究《里面有什么》。绍兴的徐磊老师带领学生《玩尿娃》,探究热胀冷缩的奥秘。宁波的何波老师将《沉浮子》玩得团团转、玩出了新花样;嘉兴的姚利明老师引领学生尝试用沉浮、摆、热胀冷缩、杠杆、斜面反冲力等原理触发多米诺骨牌,课堂《一触即发》。温州的陈苑老师从美好故事《乌鸦喝水》出发,引发学生思考:乌鸦真的能喝着水吗?恰当的水在恰当的瓶子里,让“小乌鸦”们装大石子喝不着水,装小石子也喝不着水,经过多次的尝试,大小石子按一定的比例、方法“衔”进瓶子里,终于“喝着水”了,兴奋的同时,却带来了更多的“烦恼”:“乌鸦喝水”这个故事靠谱吗?遇上更多的情况,乌鸦该怎么办?一堂物体占据空间的课,不仅激发了三年级小朋友的探究欲望,也极大地震撼了与会老师。金华周敏老师用经典的设问“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还有小苏打吗”、“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还有白醋吗”、“如何验证呢”引出《紫甘蓝的妙用》。丽水柳良敏老师运用毛细现象带领学生制作《色彩传送带》,解决放暑假办公室花盆的浇水问题。台州李华君老师从课堂作业本的拓展出发,与学生一道探究喷泉《怎样喷得更高》。湖州的黎作明老师令小朋友摇身变成一只只《愤怒的小鸟》,制作“投石器”,进行精准投石。义乌许春芳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连干三杯可乐,通过《可乐探秘》,让学生明白,可乐虽然不能多喝,但也没爸爸妈妈们口中的那般恐怖。杭州何佳明老师与学生一道制作《神奇的魔杖》,在哈利波特的魔幻世界中激发学生探究电子产品的浓厚兴趣。
根据三项综合得分,徐磊、黎作民、陈苑、何佳明、姚利明、李华君等六位老师获浙江省2017年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其他老师获得二等奖。
本次活动,由省教研室科学教研员喻伯军老师主持。21日下午,喻老师对2017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进行了总结。
他认为本次活动“各显神通,精彩纷呈”:拓展内容的设计丰富多彩;课堂教学各具匠心;QQ群评论精彩纷呈;课堂教学观摩和教师评课交相辉映!
他希望全省小学科学教师:认清拓展性课程的意义和价值——为了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满足个性发展。参加人员——全体学生都要参加,但可以选择不同的课程;实施时间——排入课表;实施的形式——可以选修走班。
他明确指出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内容和目标定位:科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一般不加深,不超越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特别要关注创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他要求小学科学老师要深化义教课改文件精神,积极开发拓展性课程:不会只盯着一节课,会把教材整体考虑;不会只盯着教科书,会考虑更多的教学资源;不会只盯着课堂,会把课内和课外打通。
他对全省小学科学老师提出了三点建议:要有广阔的视野,内容以科学为主线,综合技术、数学、艺术、表达等元素,指向生活,解决问题;要有好奇心、求知欲,也要像学生一样先进行探究,体验探究之乐,提高能力;要有自己的拳头项目。
海亮教育园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精细化的管理也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的一位学生去年到海亮外国语学校任职,跟我说了两件事:学校检查老师办公室整洁与否,是以面巾纸擦拭角角落落无尘土污渍为标准的;她有一次(唯一的一次)在校园内未按“右行原则”行走,被罚款十元,扣一分。学校管理重在落实,海亮的管理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