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周芸工作室:《环境美育 幼儿成长》读书体会

作者:徐敏 文章来源:北界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6-12-30 字体: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对幼儿非常重要,但每次创设环境时却都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参加周芸工作室后,周芸老师了解我们的需要,推荐了《环境美育 幼儿成长》一书。这本书中介绍的是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它按照生活环境、活动区环境、主题墙环境、公共区域环境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包括对环境的介绍和图片展示,以及幼儿如何在该环境中开展相关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与艺术环境、操作材料、教育活动之间的互动,体现了师幼间、家园间、亲子间、管理者与老师间的和谐发展与信任,激发了幼儿所拥有的天赋艺术直觉能力,尊重幼儿个性发展,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升幼儿自身的艺术素养和教育能力,充分体现了“环境由幼儿而来,环境为幼儿服务,环境促幼儿发展”的教育特点。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环境美育 幼儿成长》一书指引下的一点收获和体会。

一、让孩子与环境互动。

和平街幼儿园提供的环境让我们看到的是环境和孩子的“对话”,做到了充分信任“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努力激活他们所拥有的天赋——艺术直觉能力,促进幼儿在和谐、自由、轻松的氛围中不断成长。与此同时,环境也随着对幼儿发展的不断感悟而逐渐丰富和完善。

幼儿园的每一处环境,都看到幼儿和老师的作品和想法,到处都是孩子们留下的足迹。如:表演区: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为快乐舞台创设了各民族小朋友欢快舞蹈的大背景;幼儿自己选择彩色的卡纸绘制了节目单,体现了颜色搭配之美;色彩和谐、布局合理的环境是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的,幼儿在环境中感受到动静结合的艺术美,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语言区:提供给幼儿可操作的讲述场地,可以激发幼儿讲述,交流的兴趣;地垫、挂件、毛绒玩具搭配在一起,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自主的阅读空间,幼儿可以看书、讲故事,还可以和玩具聊天。美工区:幼儿在活动中的美术作品都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在制作后,幼儿与教师一起布置到环境中,既能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又能在欣赏中感受到环境的整体美、色彩搭配美和结构美。再如教师利用楼梯的间距,设计了一排小的挂帘,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收集到的商标,随时可以挂上去,这些商标签上有各种漂亮的图案和颜色,幼儿在欣赏的同时,感受不同的信息来源。

除了师幼共同创设环境,还在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教育了幼儿的常规。如:喝水区,幼儿通过对教师提供的找不同图片,在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中,慢慢了解到水杯把手靠一边放,就能整整齐齐了,体会物品摆放的规律,感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引导幼儿遵守规则;教师在擦嘴纸放置的区域悬挂了对称蝴蝶的欣赏画,让幼儿在擦嘴的过程中能够欣赏画面的对称美,并引导幼儿感知对称的关系,鼓励幼儿将擦嘴纸按照对称的方式进行折叠,了解正确的用纸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此类环境创设多不胜举。

二、让家长与环境互动

幼儿园提供的环境让我们看到了环境和家长的“对话”,做到了充分信任家长的合作诚意,努力激活他们的教育责任和感悟,以科学的态度实施教育。

如:幼儿园的环境创设需要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单靠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就要充分利用家长的资源。和平街幼儿园的大门口设计了恩物手机宣传墙和恩物作品展示墙。把幼儿园收集、利用废旧物品的理念随时传递给每位家长和幼儿,恩物收集墙下面设有收集箱,方便随时收集材料。恩物展示墙由教师利用各种材料精心设计成一棵环保大树,把幼儿制作的各种恩物作品粘贴在大树上面,并定期更换内容,寓意环保大树结出的丰硕果实,同时作为废旧物品的创意利用,向全体家长、幼儿及教师展示,开阔视野,拓展思维。

还有幼儿园在走廊上创设了“阳光画廊”,不仅让幼儿欣赏艺术作品,还向全园家长发放“邀请函”,鼓励每一位幼儿和家长都来欣赏画展中的作品,并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美术活动。同时,利用材料墙,让家长参与“创意与表达”的亲子活动,在体验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利用材料的拓展性思维,为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美术创作特点和年龄阶段发展目标创设条件和环境。

在幼儿园大门口外的电子宣传栏内,安排滚动播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思想和方法,充分利用幼儿家长等待幼儿放学的世界,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

以上是我对《环境美育 幼儿成长》一书的心得和体会。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感谢周芸老师推荐的这本书,让我更深的感受到“环境由幼儿而来,环境为幼儿服务,环境促幼儿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学以致用,让我们乡镇的幼儿也能在丰富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