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树》教学反思
《给予树》是一篇富有浓浓的人文情怀的课文,课文写的是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本文故事情节简单,学生较易读懂。引导学生仔细品读金吉娅对妈妈说的话,体会她丰富的内心情感,从而唤醒学生心中的爱。这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了如下特点:
一、抓住文本主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给予是快乐的、幸福的,这是主旨,亦是灵魂。我以“除了洋娃娃,除了棒棒糖,金吉娅还给予小女孩,给予哥哥姐姐,给予我们什么?”为重点,让学生多角度地去诵读文本、感悟文本,同时又超越文本,去感受文字背后金吉娅那颗善良、仁爱之心、那种同情、体贴之意,引领学生层层深入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注重读说思结合。
在理解金吉娅为什么给陌生的小女孩买洋娃娃时,让学生体会“什么都没有”到底没有什么,去感受小女孩的可怜;又如理解课文金吉娅对家人关爱的句子“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时,我紧紧抓住“沉默不语”的意思,并教会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探究“沉默不语”背后的金吉娅的内心。把读说训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上完此课,总还觉得学生虽能体会到金吉娅的善良、有爱心,但并不很受感动。细想一下,并非我们的学生不懂感恩,只是他们缺少这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