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跟班培训的展示课上,我上的是第一课时,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介绍“圆明园的辉煌的过去”(2至4自然段)并学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在教学这部分的讲读内容时,让学生默读2—4自然段,并作简单的批注。教师巡视点拨后,开始引领学生走进圆明园,体会圆明园昔日的辉煌。首先,读悟第2自然段。让学生在文本的对话中,在课件演示中理解“众星拱月”之“独具匠心”的布局特点。其次,品读第3自然段。品读中,出示“金碧辉煌”的殿堂和“玲珑剔透”亭台楼阁,引导学生对比体会建筑之风格各异的特点,体会对应的美,感受文章的表达特点。其后引导学生抓住“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等等一系列的关联词,理解圆明园中的景观众多。为让学生对圆明园建立整体美,课件播放圆明园复原视频,师生一齐赞叹“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再次,品读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上自……下至……”体会圆明园里面文物之多之珍贵,由此理解“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接着仿照第3段,用上一一对应的方法和关联词写一写圆明园中的文物,学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最后,出示圆明园的残垣断壁的图片,为下一节课埋下伏笔。
上完这堂课,发现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这堂课的重点是想象圆明园的辉煌的过去,而在这个环节中我虽然有出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去体会,但是却没有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想象圆明园的辉煌,所以学生的想象过于空白;其次,我在教学时有花时间让学生读,但是没有去指导朗读的方法。文本的感悟对朗读的提高的确关系重大,但是,朗读方法、技巧的指导亦不可小视;第三,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师生互动还不够到位;第四,对比其他上展示课的老师,我的粉笔字不够美观,需要多加练习。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体会到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深入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