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源小学:稳步前行,编织金色梦想
2016年8月,我作为一名新进教师,来到了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蔡源小学,相遇了17位洋溢着青春笑脸的阳光少年。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他们,也为了更好地引导他们,我踏上了家访之路。
蔡源地处偏僻,交通并不十分方便,许多生活在这里的家长为了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选择了外出打工,但却留下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对于父母们的选择我们无可厚非,只是可怜了那些傲首期盼父母归来的孩子们。在本次的家访之路上,有很多人,很多事,很多片段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有弯曲的山路,有凋敝房屋,有老人家佝偻的背影,当然也有家长们脸上纯朴的笑容,也有孩子们眼中闪动的泪光等等。这之中,最为牵动我心神的是对小萍同学的家访。
小萍的个子很高,一双大大的眼睛灵动却时显得暗淡,她有着一个不幸故事,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因为受不了穷困的生活而选择离家出走,父亲从此沉迷于酒精之中,不少时日里竟然只有早晨的几个小时是清醒的。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在小萍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不仅要照顾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还要照顾父亲和已经七十多岁的奶奶,本该无忧无虑地享受童年时光的她,却过早地承担起了生活的重担。初到她家的时候,她显得很开心,大老远地就打招呼道:“老师,我在这呢,我家从这里走”。奶奶也很热心,腿脚不便的她硬是要出门迎接,说的第一句就是:“老师,辛苦了,这路不好走吧。你们当老师的也真不容易。”屋内的灯光略显昏暗,我的思绪也在不断地起伏,眼前的一幕震撼了我的内心,结合孩子平时的优良表现与生活的巨大落差,让我除了感动还是感动。老奶奶很热情,一直在喊着让我们坐一坐;小萍乖巧、懂事,不仅主动地去帮我们泡茶,在端茶给我们的时候,还有礼貌的说道:“老师,您辛苦了,先喝杯茶吧”。这时,听到家中有响动的父亲也急忙从里屋走了出来,见是我们,便很不好意思地对着我们笑了笑,随后便走到门口独自抽起烟来。整个谈话的过程中,父亲很少插话,小萍也很沉默,年老的奶奶却很健谈,一直不停地问,不断地说。临走时,少话的父亲却对我说了一句:“老师,小萍就劳烦您多照顾”,而老奶奶也仍旧坚持要送送我们,出家门后,还要站在门口目送我们离去。转身的那一瞬间,父亲沙哑的声音,祖母蹒跚的脚步,让我顿时觉得自己的责任更加沉重了。
家访之路,任重而道远。崎岖蜿蜒的山路,破落不堪的房屋,翘首期盼的眼神,以及语重心长的叮咛,无一不在冲击着我们的视觉,无一不在撞击着我们的心灵,这一路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感动,是震撼。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一句句“老师,您辛苦了”,我们心生内疚之情,孩子们不仅是家长和学校共同的希望,也是祖国未来的期待。为此,我们必当更加兢兢业业,共同努力,为这些孩子们在追梦之路上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