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万人”听课学习有感
3月26日,我有幸赴杭州参加为期4天的“千课万人”观摩活动,总的感觉是“累并快乐着”,可以如此近距离目睹名师们的风采,真是受益匪浅。现就本次活动浅谈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走进“千课万人”活动。名师们的课堂教学语言的精炼得当,名师们的教学设计如此的新颖却不失效。我们是否也能做到的这一点:“把学生当做真正的人,发展的人”。名师们的课总是充满思辨,充满着教师的追问和点拨。学生需要这样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关注到了学生的差异,老师们也需要这样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能实实在在地指引我们的课堂实践,不为一些花架子而失去课堂的真谛。在名师们看来,课堂上就是要让学生安静的去思考,合理的表达。放下求全责备的心态,在我们的课堂中正是缺乏让学生“安静思考,合理表达”,我们总是迫不及待地不等孩子思考、表达,老师就急于包办代替孩子去思考,去表达。名师们的课堂轻松,态度亲和,语言简洁干练,课堂内容更是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我们都能感受到学生们满满的参与感。
上好一节课,关键在于教师的自身要丰富,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语言要富有感染力,能够牢牢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要关注并尊重每一个学生,适时鼓励赞扬,美术课最主要的吸引力在于美的吸引力,技法的落实,材料的运用。关注学生则在于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课堂上的名师们勤恳,充满着活力和智慧,我们是否也应当不仅仅拘泥于教案,而是学会随着学生的变化来进行教学,学会展开式的教学,教材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思路,但是教材不应当成为束缚,这样子的教学才能更加灵活而生动。
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加孩子们的愉悦性,团队合作的学习方法则让孩子们能够看到彼此的动力,协同互助之中又能够相互比较,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一次的“千课万人”活动,收获是巨大的,主要在于思想,我会学着把学生看做“真正的人”,正视孩子的出错,而不是一味的斥责,维持每个孩子受教的品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索、感知和欣赏的能力,毕竟“让每一个孩子乐于在群体当中学习”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