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命与健康的守护神
2015年11月13日——15日,我参加了温州大学承办的的“学前儿童突发事件的紧急救助”的拓展培训,本次活动由生命与环境科学院的教授陈文(主任医师)和魏晓燕老师结合实际案例,对学前儿童突发事件的紧急救助做出了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在这短暂的三天时间里,我收获了很多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说过:“人类的生命从来如此脆弱!如何保护我们自己、如何挽救同胞,我们必须知道,其实,救护并不难,每个人都能做到。”是的,人的生命有时候是很脆弱的,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学会一些急救技能,这样我们才可以保护自己、挽救他人。
急救技能是一生当中我们要去学的知识、技能和理论,学会在突发事件或疾病发生时,我们要冷静面对,科学处理。
老师把内容分成了几个不同的部分,通过详细讲解和实际操作,让我清楚的了解了很多救急方面的技能和知识。下面我就简单的讲几个方面:
一、守护健康和生命
(1)急救的“黄金”时间——救命6分钟。人的猝死只需要4—6分钟。所以急救技能很重要,在这4—6分钟的时间里我们可以挽救一个生命、可以减少伤残、可以提高生存机会和质量。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外,就是因为大家没有急救的知识,在发生时非常的慌乱,导致错过了抢救的非常时期。救护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也是难以保障的,所以救命6分钟非常关键。
(2)现场“第一反应者”——第一目击者。第一反应者就是发病现场或事故现场病人身边的人、参加过救护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的人、能在第一现场提供恰当施救的人。“第一反应者”就是生命的“救星”,时间就是生命,在现场,第一反应者应该对事故现场做出安全性的判断,并对病人的伤情做出严重程度的判断,决策抢救方案,指挥现场人员参与救护,同时安排呼救和自救,为抢救生命争取时间。“第一反应者”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如救命的心肺复苏、创伤的现场救护、常见急症的处理、意外伤害的处理、常见中毒的救护、常见灾害的救护等等。
(3)现场救护的目标和原则。目标就是挽救生命、减少伤残、稳定病情、减轻痛苦。现场救护的原则即是迅速及时,就地急救,先救命后救伤。
(4)现场救护的流程即是现场评估,病情判断,紧急救护,立即施救,安全转运。
守护健康和生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掌握必要的急救技能,在关键的时候挽救生命,挽救他人和保护自己。
二、创伤的紧急救助
创伤的原因和特点分成很多种,如交通伤、坠落伤、机械伤、跌伤等。幼儿在平时玩耍时也很容易摔伤或者跌伤,在出现这些意外时,我们要知道必要的急救意识,才能使幼儿的伤情减到最低,保护幼儿。课堂上,在包扎处理的环节,老师带来了绷带,让我们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怎么包扎,包扎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在包扎过程中,通过老师的指导,我们学会了很多种包扎方法。在以后的生活或者工作中会给我很大的帮助。
三、意外伤害的紧急救助
意外伤害带来的伤害也是很严重的。在之前发生的很多地震事件中,有些伤残比较严重,就在于人们的这种紧急救助意识比较差,没有掌握救护与逃离的方法。在幼儿园,这些意外伤害的紧急救助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也应该给幼儿灌输这些方面的知识,并且可以进行一定的演练。在意外发生时,我们都需要有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准备,冷静的思考和处理。在逃离时也可以发出各种求救信号,来帮助自己,救护自己。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让我掌握了很多紧急救助的方法,儿童突发事件的发生,让我们可以应付自如,不会慌乱,冷静的处理。生命往往会因为我们掌握的急救技能才会延续,生活因为你的存在才会精彩,让我们共同做生命与健康的守护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