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播下行为,收获习惯

作者:潘伟玲 文章来源:遂昌茗月幼儿园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5-12-09 字体:

什么是习惯?习惯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自然的不知不觉不假思索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和倾向。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在一定的情景下自然而然的“自动化”地表现出来。 在幼儿园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并不是很容易就可以做到的,而是要我们老师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培养。

案例一:一次课间活动老师在组织孩子们喝开水,有的小朋友喝完了,有的小朋友没喝完,喝完的小朋友们在和旁边的小朋友聊天,忽然有个小朋友哭了起来,我马上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笑笑(化名)小朋友在哭,因这个小朋友的语言能力不是很好,问她为什么哭她又不会说,在老师的再三询问下,原来是旁边的小朋友把她的手指咬了一口,还好刚咬下去,笑笑小朋友就哭起来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旁边的小朋友比笑笑还小,但是他的语言能力很好,能说清楚是怎么回事。我问他:“你是不是咬她了”,他点点头说:“是的”为什么咬她,他哇就哭起来了,而且哭的比笑笑还可怜,其实孩子他已经知道自己错了所以他只能用哭来表现自己。当时,我是批评了他咬人是不对的,如果人家帮你咬去你疼不疼,你帮别人咬去也疼的。后来我故意让他哭了一下,然后再去安慰他,今天老师原谅你,下次可不能再咬人了好吗?他点点头并停止了哭声。第二天,我和他的奶奶进行了沟通,告诉她昨天发生的事情,他奶奶说:“孩子昨天回家告诉妈妈说,老师批评我了,妈妈问他,老师为什么批评你。他说:我咬人了,妈妈说小朋友不能咬人,咬人的孩子不乖”。最后他奶奶说:“没关系的,孩子做错事情是要批评的”。

案例2:一天吃午饭时,大家都安静的吃着饭,忽然有个小朋友叫了起来:“老师她在玩饭,她把菜扔到我的碗里,”我一看,原来是睿睿(化名)小朋友,家里比较宠,习惯比较差,每天吃饭满桌子满身都是饭粒,看到此情景,首先我要求她把桌上的饭粒整理到碗里,然后引导孩子爱惜粮食。经过教育,第二天我就关注着她,发现她吃饭时比以前好多了,借此机会我表扬了她,从此以后该孩子吃饭时再也不玩饭菜了,而且桌子上都很干净。

案例3:记得前几天,户外活动马上结束,小朋友纷纷来排队,我观察四周,发现在玩具区的玩具撒的满地都是,可是没人去理会那一地的玩具。我很不高兴的说了句话:“那些玩具都是那个小朋友丢的,快把它捡起来”有的小朋友只是眼睛看了看玩具,有的小朋友就好像没有听到我说的话,无动于衷。我在思索着:“小朋友,为什么那么不愿意把玩具捡起来呢?”接着,我委婉的说道:“小朋友放学都要回家,但是地上的玩具还没有回家,玩具也很想回家啦,很想找玩具的爸爸妈妈!我们要帮帮玩具们,把它们送回家,好吗?看看哪个个小朋友送的又多又快呢!”我的话刚说完,小朋友排的队伍“哗,哗”很快地就散开了,小朋友都纷纷的争着把所有的玩具都收拾的整整齐齐。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我觉得孩子做错事情,作为我们老师首先要了解当时的情况再判断是对还是错,再进行引导,其次有些事情一定要和家长进行沟通,以免造成误解。还有第三个案例我发现我把相同的语句换了另一种说法,竟然可以产生如此大的号召力,这到底为什么呢?我仔细的想了想,我在说第一句话中带了一定的指责的意思,有点像下达命令是的,小朋友都不喜欢接受这样的说法。而第二种说法却充满了童趣,小朋友都非常乐意接受,同情心也马上促使他们去把玩具捡起来。幼儿的心里世界和我们成人是截然不同的,我们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不断的去揣摩幼儿的心理。这提醒着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多方面思考,用最理想的说法来表达,结合幼儿本身的特点,采取游戏化的方法,这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成果。我在说前者的一句话带着责备的话,而且我也没有指明让哪一个小朋友去捡玩具,也许是本来就不知道是谁把玩具弄在地上。在这种情况下,小朋友不愿意去把玩具收拾起来,如果哪个小朋友愿意收拾玩具也就是承认了自己乱扔玩具。后者我用的语言是鼓励式的,而且充满童趣,非常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看谁送得又多又快”,又给幼儿制造了一场比赛的场景,致使幼非常乐意的去收拾玩具。

我们作为幼儿教师要充分了解 幼儿的心理特点,这才能助于更好的教育幼儿,游戏永远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幼儿在游戏中获得乐趣,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给幼儿创设童趣性的环境,充分给幼儿知道把玩具整理好,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是用命令式方法使幼儿把玩具整理好,而是能巧妙的利用幼儿心理的特征,给幼儿制造童趣而且有游戏性的环境能使幼儿能主动地收拾好玩具,这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不断的揣摩幼儿的心理,要针对他们使用正确,有效的语言。在平时的教育中多一些这样的机智,多方面的思考问题,我想我会努力的让幼儿的成长更加精彩!

俗话说:“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这就是说,良好的习惯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实现的。幼儿期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期,应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为主。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