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畈小学:在教学反思中成长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积极参加了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跟班实践培训。导师下达了公开课的任务。我既害怕又激动,我想用充分的时间认真备好课,力求给学生带去一堂精彩的精神大餐。这次公开课我选择上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母鸡》。这篇课文是“人民艺术家”老舍所作。课文先写了作者讨厌母鸡,后来被母鸡身上所展示出来的母爱震撼了,不敢再讨厌母鸡,并赞颂母鸡是伟大的母亲。实则作者是借着母鸡赞颂了天底下所有的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课文结构非常清晰,利用过渡段表达感情的转变。
在神圣职责的驱使下,我决定好好地钻研这篇课文,力求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能荡涤学生的心灵。在这美好的蓝图的规划下,我看了很多教学实录。借着这些书本资源和网络资源,我认真地设计教学环节和制作课件。
一个好老师应该是一个懂得合作的老师。毕竟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我请了全校的语文老师听了我的试教课,然后进行评课。我也虚心地听取了他们的意见,这还不够,我又请教了导师商讨了教案,并进行了修改。
我将修改好了的教案,在房间里对着电脑上的课件,将自己上课的台词演练了好几遍。
在如此精心用心地准备下,我想我的课应该会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卷。可结果恰恰相反,上得很失败。说来也许你都不信,为什么这样一篇课文,我付出了这么多努力,结果公开课的效果却不好呢?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就想通了,我一直在被教案,我被的内容和教学设计都是在为我自己服务。我忘了备学生。我忘了学生是主体。我忘了自己应该好好认认真真地去读文本,这样就不会出现一开始出现拼音板书错误。我应该相信学生,他们可以发现问题,也能解决问题。正如导师所说:学生问题问出来了,老师可以把问题抛给全班学生。我的教案设计是让学生服务于我,而不是我引领学生。一节课的最后结局不是升华学生的感情就是完美的,而要让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表达技能,中高年级的小练笔应更加侧重于文章写法的训练。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才知道“课堂教学的精彩常常不是因为老师精彩而精彩,而是因为学生的精彩而精彩。”是一句多么富有哲理的名言。
“让学生为自己学,而不是为老师的答案学。”这是我今后教学的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