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 我的引路灯——记“百人千场”幼儿教学名师送教活动
2015年1月12日上午,我参加了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百人千场”幼儿教学名师赴遂昌送教活动。有幸聆听了三位省级特级教师精彩的教学活动。活动之后还聆听了杭州采荷二幼园长汤肖丽园长的精彩点评。整个活动下来,我收获满满,为我在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上又增添了一份来之不易的经验的累积。
桐乡实验幼儿园园长陈亚军老师带来的大班语言《与众不同的迪夫伦》,这是一个绘本阅读,故事讲述了一匹斑马迪夫伦因为自己身上的彩色条纹,想了很多办法,只是为了能和自己的同类一样,虽然没有成功,但是最后还是被其他动物欣赏和自己快乐的接受自己的成长过程。让幼儿了解在集体中的自己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让幼儿学会接受自己,并更加自信。杭州市娃哈哈幼儿园园长张群老师带来的中班语言《花蛇弯弯》,故事讲述了一条会曲里拐弯的花蛇,它很喜欢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玩,一会变成滑滑梯,一会变成球门,还会和小朋友玩数字游戏,变成小火车送小朋友回家,幼儿园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欢这条花蛇。宁波二幼特级教师邵爱红老师带来的大班音乐《调皮的小鞋》,这是一节音乐活动,用一段音乐表现了一个故事,故事里米格爷爷的鞋匠铺里的鞋子们每到半夜十二点米格爷爷睡觉的时候就从鞋柜上跑出来唱歌跳舞。三位老师用精炼的语言、自然的教态为我们送上了一个个教学的“盛宴”。
听完了三节活动后,我为自己总结了三个对我今后教学活动中很重要的三个字: “新”、“活”、“融”。
一、老师要不断探索各种教学设计,让教学“新”起来。每一周老师上的活动都是参考教学设计教案上所设计的活动并备课,其实教案书上的设计并不一定适合本班幼儿的发展,在拿到一节活动的时候,老师不仅考虑这节活动应该怎么设计幼儿才会兴趣,还要考虑活动的设计是否适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教案书上的不一定就是好的,老师应该结合本班幼儿特点,设计出“新”的教案,而不是一味的依赖教学设计书。一节活动结束后,老师应该回顾自己上的活动,看看每一个环节是否可以进行修改,结合不同的教学领域设计,不断的探索,设计出更新颖的教学环节。三位老师的活动都很符合大班、中班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贴近生活,能让幼儿很容易的接受。而且不同领域的活动中加入了其他领域的环节。如:张老师让幼儿观察绘本中“花蛇”变化的东西,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小朋友充满了好奇心,都很认真的在看。张老师准备了“小花蛇”,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将“小花蛇”变成了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整个活动到结束都还充满了新奇与好玩。而张老师的课则是把故事放到一段音乐里,让幼儿在音乐中“看”故事,并把故事表演出来,这种“新” 的教学设计,让幼儿体验到了一节不一样的音乐活动。
二、教学环节设计要考虑幼儿是否能“融”入活动一节教学活动,就算设计的再好,没有幼儿的参与就不能算式一节真正的教学活动。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们还要考虑的是幼儿的参与性。陈老师在活动中,没有太多的说辞,而是让幼儿去发现去说,让幼儿把故事说出来,当每个幼儿都“融”入到故事中去的时候,陈老师让幼儿安慰迪夫伦,因为他们已经进入到故事中去了,他们真的很真诚的去安慰迪夫伦,说出的话让我们在座听课的老师也感动了一番。我们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是幼儿的引领人,一个个环节层层递进,我们带领幼儿一步一步走进环节中去。邵老师让幼儿用自己的身体摆出鞋子的造型,幼儿兴趣很高,摆出一个个造型,把自己当成是鞋子,他们都在快乐的跳舞,玩的不亦乐乎。老师的不约束,也是让幼儿能真正“融”入活动的好办法。在活动中,不要局限了幼儿的想象,如果这样不行,那样不可以(当然除了有安全隐患的行为除外),约束了幼儿的发展,幼儿就不能真正的“融”入到活动中。
三、教学设计环节应注重幼儿兴趣点,让教学“活”起来无论怎么去设计一节活动,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参与到环节中去。陈老师在引领幼儿看绘本的时候,也让幼儿去模仿了迪夫伦学长颈鹿吃树叶的样子,看到迪夫伦伤心大哭的时候,陈老师让幼儿把她当成迪夫伦,叫幼儿走到她的面前去安慰她;张老师让幼儿模仿花蛇的曲里拐弯,拿着小花蛇玩一玩,变一变;邵老师让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变成自己喜欢的鞋子一起跳舞。这每一个环节都根据从幼儿的兴趣来设计的,所以幼儿都学的很认真,模仿的很开心,整个教学场地都充满着快乐的气氛,而就是这种愉悦的氛围让整个教学活动都“活”了起来。
这三个字 “新”、 “融”、“活”是串联在一起的,有了“新”的教学活动,幼才会有兴趣,就会“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去,教学活动就会“活”起来。我想这三个字在今后设计教学活动上,会给我很大的帮助。
最后汤老师的点评,让我明白了之前的一个困惑。在听张老师的活动时,她是一节语言活动,但是在讲故事的当中,她拿出“小花蛇”请幼儿玩,我当时反应就是她不是语言活动吗,怎么故事都没有讲完就给小朋友玩了?如果这节活动放在我们幼儿园上,会不会有老师说上偏离领域了呢?汤老师在点评时说张老师这一个环节是一个亮点,可以在活动中穿插不同领域的内容。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我们在开展哪个领域活动的时,都是按照那个领域的目标来开展的,生怕会偏离了领域。其实在这个领域的目标上穿插其他领域,这样能更好的发展幼儿的特点。其实每一个领域都是独立的也是相关联的。这次的活动让我真的收益良多啊!
在这个学期,看了优秀的老师来园送教、进行了园内的集体教学观摩、这次参加了名师“百人千场”送教活动,每一次的学习,都是我教育教学生涯中一笔笔的精神财富。我充满了感恩,对于这种经验的积累,我会将它们化作一盏盏我在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道路上的“引路灯”,它们会指明我要努力的方向,我希望这些“引路灯”可以越来越多,让我在幼儿教育的这条大路上可以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