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趣”之所在 “教”之所进

作者:黄灵珈 文章来源:梅溪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4-11-25 字体:

2014年11月13日-15日,山东文登——浙江丽水体育教研员工作室“趣味课堂”课例研讨活动在威海市文登区实验小学隆重举行,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入交流探讨趣味教学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过本次研讨活动,促进两地体育教师的交流和对初识专业如何听评课、如何确定趣味课堂观察点的理解。为本次活动献课的四位教师分别为山东的曲正老师和于文明老师及丽水团队的丁耿敏老师和郑巧鑫老师,四位教师掷地有声的课堂教学,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各自扎实的基本功,领悟了曲老师的“精”、于老师的“稳”、丁老师的“巧”和郑老师的“动”之后,更多的是捕捉到了他们在课堂中渗透的趣味性。本人通过此次研讨活动,启发以下2点思考:

1 教学趣味性和技术动作学习哪个更重要?

新课程提倡以“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促使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技术动作的教学成效,一心希望学生能够安于上课、享于游戏、乐于学习,最后获得一定的技能,至于技能获得的多少并未有太多关注。本人有深刻体会,现执教二三年级5个班学生,本次校运动会结束,唯一一个不是我执教的A班级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一,排除A班级学生本身身体素质优越因素外,我开始思考自己的课堂教学。日常我以抓教学常规为主,有时候一抓就是半节课。除此之外,便是安排各种游戏,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本节课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回头反思自己的课堂,几乎大部分的时候都浪费在组织上,偶有个别学生不遵守纪律,那堂课便成了“整顿课”,很少有学生是酣畅淋漓的状态。更没有极多的时间来学习技术动作,可能这就是学生素质上不去的最大原因。

2 如何发掘教学的趣味性?

通过观摩本次研讨活动四节课,四位教师从不同方面体现课的趣味所在,让我收获颇多,长久以来,教学趣味性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教的趣味性和学生学的趣味性是两个重要方面,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运动技能,并学懂、学乐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所以在观课期间,本人对教学项目、教学手段和教师个人魅力等方面多加注意,探讨使教学趣味性提高的因素。

(1)教学项目本身特点

本次活动课内容安排中小学各两节,相对中学的《远撑前滚翻》和《耐久跑》,小学的《原地侧向投掷轻物》和《趣味接力跑》,教材内容趣味性较强。由于运动项目种类繁多,项目本身就形成了不同的特点,有的项目本身枯燥但是能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如耐久跑对增强学生心肺功能有显著效果,也有的项目本身趣味性较强,只要教师稍加组织,学生兴趣高涨。鉴于项目类别多样化,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环节设计上下功夫,创设适合的教学手段和情景。在本次活动中,郑老师改变以往耐久跑的枯燥教学,用“沙包接龙” 、“抢沙包” 、“翻牌接龙”等游戏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在游戏中收获身体素质的提高。

(2)教学手段趣味性

教学,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体育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有讲解示范法、完整分解法和情景教学法等,学生的学有小组合作法、模仿练习法和自主练习法等。山东的曲老师一课,利用喜洋洋和灰太郎主题导入本课,抓住学生心理特点并及时进行德育渗透,不仅完美完成教学任务还收到思想教育的效果。

(3)教师个人魅力

众所周知,趣味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此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高,学习效果就好,这是必然的,但是,教师不同,教学效果也会不同,一个和蔼幽默、热情奔放的教师所带动的不止是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是让他们看到了体育的内涵,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锻炼的习惯。

体育教学趣味性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但是学生的趣味性有长久之分,只有将学生短暂的学习乐趣转换为长久的学习动力,才能促进教学的前进,实现体育教学的真正意义。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