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千课万人” 教学观摩有感
金秋十一月,伴随着凉爽的秋风,与同事Miss Huang相聚在美丽的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参加“千课万人”两岸三地小学英语教学研讨会,通过目睹名师们的风采,聆听他们对英语教学的深刻见解,我们的心灵被一次次地震撼了。
这三天的日程安排得十分紧凑,从早到晚要听四节课外加三个讲座或者是互动交流。尽管如此,只要想到能饱尝这难得的精神大餐,我们每天都是天亮便出门,天黑才回住处,用“累并快乐着”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一进华家池,陌生又熟悉。 由于30日下午出发,到华家池校区已是晚上7:20。走过长长的林荫小道,报了名,入住了宾馆,此时已是晚上8:00。
第二天,早早的来到了会场----逸夫体育馆,非常幸运的找到第一排的位置。此次会场布置的主题鲜明,共有4个大屏幕从不同角度同步播放上课教师和专家点评的精彩画面。不一会儿,听到会场里响起了古老的钟声,上课时间到了,让我们一起聆听---
感受一:王超老师的On the Farm
王超老师的课让我们很震撼,标准的发音,具有磁性的嗓音是他最大的优势。一开场就用一首扣人心弦的英语歌曲赢得了全场教师的掌声。在整堂课上,王超老师的个人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Baa Baa, it’s a sheep.
Baa Baa, it’s a sheep.
Baa Baa, it’s a sheep.
It’s a sheep.
The sheep is walking, walking, walking.
The sheep is walking all day long.
学生在熟悉的歌曲中模仿动物叫声,感知动物的名称并与脑中的动物图建立链接,巩固刚学过的动词分词,感知本节课的重点句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单词和句型,有节奏,有韵律。
感受二:田湘军:Sailing
第一天的课程紧张忙碌,带着疲惫进入第二天的课程,惊喜的是第一节田老师的Sailing 音乐英文课让我们立刻恢复精神,迅速进入状态。田老师首先从简笔画导入今天的新课。学生在田老师的一笔一划中,一语一言中,如亲临大海,感受大海的气息。
T:Here is a chalk. Let me draw pictures. What’s this ?
Ss: It’s a triangle.
T: What’s this?
Ss: It’s a boat.
T: Yes, it’s a sailing boat. Where does the sailing boat go?
Ss: Sea.
T: Why can the sailing boat go?
Ss: water.
…
其次,歌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是田老师的另外一个绝招。田老师组织学生听歌曲的第一段。I am sailing. I am sailing, home again across the sea. I am sailing stormy waters, to be near you, to be free. 听之前交代任务:听歌曲,判断这首歌是关于什么内容的。由于前面的铺垫工作都是与Sailing 相关,同时,歌曲第一段里反复听到的都是I’m sailing. 所以,孩子们在这一环节中非常轻松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而后,第二段的歌词通过听歌填词的方式,学生在田老师浑然天后的歌声中轻松完成,大部分孩子还边唱边填。最后孩子在自编歌曲环节,学生完成的很出色,上台表演时很自然、很大方。
田老师的教学设计丰富而充实,纵向看由浅入深,横向看由点到面。在教唱歌曲Sailing时,由听歌选歌名,到听歌填单词、听歌排列句子顺序,再到自编整首新歌,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在引导学生理解句子顺序时,通过反复地听、说、演、唱,从一种句型自然拓展到相关句型,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语言。他的教学设计活而有序,收放自如,使每个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到成就感。
感受三:来自宝岛台湾的两位教师:沈佩玲Jack Runs Home;
沈佳慧 There Was an Old Lady who Swallowed a Bell
沈佩玲老师从日常生活中各种情绪入手,用通俗易懂的英语绘声绘色得给孩子们呈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沈老师亲切可人,模仿的人物特征生动形象,学生们完全沉浸在了故事情节当中,故事寓意深刻,给学生带来了广阔的思考空间。但是,老师只是点到为止,没有沉溺其中而是很快跳出来抛出一个问题:Was he or she happy?来引导学生对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式进行比较和区别,点出了本节课的语言点。 接下来,沈老师再次从故事书中提取图片来操练句型Was she he happy? 接着老师与学生演示游戏规则,让学生用自制的词卡玩游戏找partner. 进一步操练句型。 在老师的引导下,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了。找到了自己的partner.这真是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最后让找到的同伴台前按顺序呈现故事图片,此举真是匠心独运,让学生在游戏中又回顾了一遍故事。老师的设计真是环环相扣,前后呼应,不是将词句篇隔离开来而是真正融入一体,做到了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第二堂也是来自台湾的沈佳慧老师There Was an Old Lady who Swallowed a Bell,印象最深的是她从始至终的温柔与可亲,把自己低到孩子同等高度,没有摆出为师者的气势。What did the old lady swallow? What’s the second thing she swallowed? What comes next? 一个个难题在沈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轻松自如地理解了绘本的内容。另外,教师的教具准备的非常充分,黑板上贴满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像。教师还通过丰富的插图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升学习兴趣。
结束语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英语的熟练运用显得愈来愈重要,而作为第二语言,在教学上难免会遇到多于其他科目教学的困难,如何应对,关系到每一位学生的未来。“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专家们谆谆教诲、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正给了与会老师们教育的灵感,让更好的英语教学思路逐渐清晰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