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来自美丽古城的力量——遂昌县2014年教科室主任苏州大学研修体会

作者:袁春琴 文章来源:实验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4-10-28 字体:

10月20日,我和全县各校的40位老师在进修学校黄惠祥书记的带领下来到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古城苏州。在苏州大学里我们一起度过了快乐而又充实的一周。在苏州一周,一个城给人以“美”“古”的感觉。苏州以其独特的园林景观被誉为“中国园林之城”,素有“人间天堂”、“东方威尼斯”、“东方水城”的美誉,怎么不美呢!我们住和培训的地方都是苏州老城区,不见高楼大厦,后来问培训班班主任才知道原来为了保护老城区的风貌,老城区建筑不能超过24米。难怪,一路古色古香,到处可见古迹,一位出租车司机说,他来苏州17年了,老城区的路、建筑外观、店面装修几乎没什么变化。是的,这才是“古”呀!一周的培训,细细品味,感触良多。

教育学生:精耕细作

这是苏大教育学院夏骏博士在《教育中的农业思维》中阐述的一个观点,我很赞同。叶圣陶曾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厂。这是对教育规律的一个恰如其分的比喻。在平时教育中要顺应自然,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要慢于等待,体验花开花落。教育要坚持慢的原则,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不能只关注教育的结果、关注孩子的成绩和外在表现,而要有等待的耐心,有精耕细作的恒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勿强于人”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要在期待和倾听中让孩子品尝成功、感受失败,得以真实成长。

教研创新:课堂观察

说来惭愧,这么多年来才第一次真正接触“课堂观察“这个词,这次培训“课堂观察”这个词算是印象深刻,兴趣颇浓。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张菊荣校长讲述了2006年开始的“课堂观察”之研究历程。他主张的“课堂观察”从基于主题理解的课堂观察、指向目标的课堂观察到目前正在研究的旨在课例建构的课堂观察。张校说: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我想说:课堂观察是传统听评课的一个大提升,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借助合作的力量在实践性知识、反省能力等方面将获得新的发展,进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真的很期待能到汾小实地去看看,一个半天上课、研究、出报告是如何做出来的。

教育研究:一种活动与过程

苏大教育学院宋维红教授在作《中小学教师教科研的基本方法》时提出:教育研究是一种在理论指导下的,以系统、科学的方法,有目的地对教育现象及教育问题进行探讨的一种活动和过程。宋教授强调教育研究不是写报告,而是做研究,是一系列做的活动过程。她从教育研究中提炼出三个基本要素即客观事实、科学理论以及方法技术,并深入浅出地将其表述为教育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研究方式。讲座中,宋教授谈到了教育研究步骤、基本要素、方法技术等等,为我们此行的培训的增加了理论元素。宋教授的讨论启发我们要深入研究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认识到只有不断通过研究,才能加快自身专业成长,才能给自己的教育赋予灵魂。

景范中学:园林中的内涵

第一次看见这么古典的学校,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这所园林式学校,在介绍中,我们了解到这是苏州市区唯一一所一校两区的初级中学。学校本部为北宋名相范仲淹祖宅所在地。学校历史悠久,追溯到文正书院元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距今已600余年。学校几经易名。1989年十月,值范仲淹诞辰一千周年之季,为弘扬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学校复名为景范中学,借此表达对先贤范仲淹的景仰之情。学校本部古朴典雅,教学更是学校秉承先贤遗风,以“先忧后乐”为校训,以“继承先忧后乐精神,培育既文且正学子”为办学理念,形成了“小规模、精品化、高质量”的办学特色。

老师专业发展:六个标高

这是扬州教研室陈萍在讲座中提出的。不知是对小学语文老师有特殊的感情,还是陈老师真的很棒,我觉得这是本次培训中听到的最精彩的讲座,带给了我最强的心灵震撼,她的人生仿佛是一本有价值的书,让我得到了启迪,我可能永远也达不到她那样的高度,但是她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陈萍,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江苏省教材编委、江苏省特级教师、教育部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小学语文专家组核心成员、中央教科所小学语文课标教材讲师团核心成员,被誉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领跑者。在讲座中,陈萍老师娓娓道来,先阐述教师职业规划的基础理论,再以她的亲身体验,结合自己成长过程中的6个标高,具体地讲述自己对生命、教育的感悟,引导教师领悟专业成长之道。讲述过程中,陈萍老师引经据典,生动、幽默、动情地列举一个个动人心扉的故事,给大家以强烈的震撼。

标高1:跨好生涯第一步, 做合格教学者。

标高2:催生专业成长,课题研究者

标高3:在崇敬中质疑,教材建设者

标高4:在研究中实践,理念践行者

标高5:在挑战中超越,课程推广者

标高6 :超越自我,成就他人,教学研究

校本研修:用最美的姿态成长

本次培训最后一个讲座是来自常州溧阳实验小学周梦莉副校长的《用最美的姿态生长——来自校本研修的力量》,周校长认为 “这种姿态是带着对儿童的理解与尊重前行,坚守儿童立场的动人姿态;这种姿态是执着追求一路变革,创造自己教育生活方式的自在姿态。”周校长从什么是校本三个入手,结合溧阳实小的混合设计课堂研究,向我们阐述了溧阳实小课堂改革之路。

五天苏州之行,不仅感受了苏州的“美”,苏州的“古”,更是感受了苏州的文化,来自美丽古城的力量,让自己用最美的姿态成长吧!

                                                                                                       20141026


 

我们的团队

我们的课程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