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爱心之语:关爱不是一味的满足

作者:陈春花 文章来源:遂昌县示范幼儿园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4-05-20 字体:

又是一个星期五,我像往常一样在班上进行一周小结评小红花活动。对于一周表现好,有明显进步的孩子给予小红花奖励,这也是我教学中一种奖励孩子的方法,当然小红花不是每次都有的,这不连续几个星期都评到小红花的贝贝小朋友这次就没有评上。下午放学的时候,贝贝的妈妈来接孩子,刚刚还好好的贝贝一下扑进妈妈的怀抱里哭着说:“妈妈,老师今天没有奖励我小红花,我要小红花。”贝贝妈妈问我为什么没有评上小红花,我笑着说:“贝贝平时表现就很不错,这次没评上是因为名额比较少。”这时候贝贝闹的更厉害了抓着妈妈的衣服喊:“我要小红花,我就要小红花。”这时候贝贝妈妈不耐烦的说:“贝贝我们走吧,不就是朵小红花嘛,我回家给你扎朵更大的。”我听了这句话感觉心里挺不好受的,难道关爱孩子就是一味的满足孩子的要求吗?

在当今社会都是独生子女的时代,孩子们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存在着一个误区,只要孩子想要的东西,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满足孩子的需求,尤其孩子撒娇的时候孩子的满足最容易达到。哭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孩子动不动用哭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家长却一味的满足,那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我们大家都知道需要包括物质和精神需要,需要可以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动力,需要越大所引起的动力就越大,因此需要本身就有激励作用的,就拿小红花例子来说吧,评小红花不仅仅是物质需要更是精神需要,如果家长采取另外一种方法则会收到j较好的效果。家长不妨可以先安慰孩子,等孩子情绪稳定了再告诉孩子“你想得到小红花那就要比现在做的更好,这样小红花一定会来找你做朋友的。”我想孩子也会记在心里积极的努力争取的。对于孩子我们要关心、爱护但这不等于要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面对孩子的需求是合理的可以满足,不合理的应该说服,使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