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之语:发展幼儿的倾听能力及习惯
到了大班,幼儿各种学习能力和习惯得到了较好的养成,幼儿的各种学习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提升。但是这些习惯及能力是不是自然而然发展起来得到呢?答案是否定的,幼儿的各种好习惯和好能力都是老师在三年中有目标、有计划对幼儿实施教育的结果。比如对幼儿倾听习惯、倾听能力的培养 ,老师从小班就开始实施教育目标了。
小班时,幼儿倾听别人讲话的意识比较差,自我为中心,上课时,自己想讲就讲,不懂得等待别人讲述完,这时老师就有意识地不断提示幼儿要安静地倾听,发言先举手,让小班幼儿学习先举手再发言是小班阶段老师对幼儿实施教育的重要发展目标。会举手再发言,说明幼儿有了倾听的意识。
中班时,幼儿表达的欲望更强了,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这时我给幼儿提出具体的倾听要求,即“侧耳倾听”,老师讲话时,眼睛要看着老师,其他小朋友发言时,坐端正,不转身,侧耳倾听,而不是后面小朋友发言,前面的小朋友都转身看发言人。
大班时,老师在幼儿原有的倾听能力和习惯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倾听要求,即发言时,做到别人讲过的不讲;别人讲得不对会及时提出疑问或纠正;能延着别人的讲述思路讲述得更精彩;别人讲得好,给以热烈的掌声表扬鼓励。
对幼儿经过两年半倾听能力及倾听习惯的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课堂上,幼儿坐姿端正,侧耳倾听,表达热烈。
《指南》对幼儿语言倾听理解的发展提出了非常具体的目标要求,使我们在发展幼儿的倾听能力的教育中操作性更强,计划性更好。在具体的教学中扎实地落实《指南》精神的目标,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会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