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之语:一次哭泣引起的思索
为人母,为人师,平时大家聚在一起总侃侃而谈有关教育孩子们的问题,然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还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就拿孩子们午睡中上厕所这一生活习惯的培养来说吧,老师每天不厌其烦地变化花样提醒孩子们:睡前上厕所,中途有小便自己轻轻地去拉;但还是会有一些孩子午睡时有小便就用哭泣来表示的现象,这让老师感到困惑。记得一次,静悄悄的午睡室里突然传来了孩子的哭泣声,当时我和唐老师吓坏了,以为发生什么事,急忙寻声找去,等我们搞清楚状况后,才知道原来是XX小朋友要拉尿,于是老师提醒了一句:有小便不要哭,这样会把其他小朋友吵醒的,自己轻轻去拉就行了。未曾想第二天XX不肯上幼儿园了,她的小姨说是XX午睡想拉尿,老师说不要哭……
看似很普通的一件小事儿,老师也纳闷:原本是一种良好的教育行竟然会出现你意想不到的结果,让人感觉有些委屈(老师只提醒了一句,有小便不要哭的话么,难道?)针对这件事情老师也及时和家长做了交流,家长也告诉老师孩子在家也是这种表现,非常苦恼;最后老师也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一些看法:首先,家园配合教育,除了幼儿园的教育帮助之外,家长也要教孩子学会有事用恰当的方式方法表现,不要采用哭闹等不良方式。其次,重视孩子抗挫能力的培养,引导孩子懂得:老师提醒孩子不要哭,自己轻轻去拉小便是在帮助孩子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后,在提倡以“多表扬,少批评”的今天,是否发现孩子们的抗挫能力在减弱了呢?希望老师们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