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班主任日记(29):美文推荐《无痕教育》

作者:林素君 文章来源:石练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4-05-19 字体:

 一、案例: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他想考第一,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回家后他问:“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的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不知该怎么回答他。又是一次考试,这一次孩子考了十七名,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妈妈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灵。但她知道,如果说了,孩子也许就此认为自己是个愚笨的人。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仍没赶上他的同桌,但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母亲为此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后来,儿子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名校。

母校请他给同学们及家长们作一个报告。其中他讲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我和母亲坐在沙滩上,她指着前面对我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的起飞,他们拍两三下翅膀就飞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他们从沙滩上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他们。”这个报告使很多母亲流下了泪,其中也包括他的母亲。

二、意图:

这位母亲的这种教育艺术就是无痕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不留痕迹,以一种自然和谐的方式实施教育。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是感受不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也就越大。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善于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放下家长的架子,以平等的对话者的身份,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发挥影响作用,这就是“教育无痕”的基本含义。
很多家长操心操到心碎,只因缺少教育智慧,许多家长认为家庭教育无需学习,自己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殊不知,社会在发展变化,如果一个家长不重新认识自己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的价值定位与方式方法,用孩子这双新鞋是走不了你原来的老路。“子欲养而亲不在”与“父欲教而木成舟”是同样痛彻心扉的遗憾。

“养孩子就像种花,要耐心等待花开。”是啊,慢养孩子,耐心等待花开!慢养并不是时间上的慢,而是说教育孩子父母不要太担忧、太着急,不求一时的速度与效率,不以当下的表现评断孩子,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

三、联想

在我的平时班级管理中,是不是也能恰到好处的应用无痕教育呢?让说教变成暗示教育,批评时不“显山露水”,表扬时能“恰到好处”。班主任工作给我提供了一个管理的平台。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可以容纳无限的智慧。让学生服气可以依靠做事公正,但让学生佩服却只能依靠教师的智慧。管理班级需要艺术,教育学生需要诱导。实践证明,暗示教育具有贴标签效应,恰到好处地运用暗示教育,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