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怎样处理伤害事故
1、学生受到伤害后,学校应及时予以救助并立即通知学生家长教师一经发现学生受到伤害,要马上采取相应措施,对于外部的伤害,教师易于辨认,对于一些不是外露于身体表面的伤害(如心脏疾病等)则不然。如果学生反映身体不舒服或者教师发现学生身体出现异常,此时,教师应当让学生找医务人员进行检查,而不能掉以轻心。疏忽大意、不以为然有可能导致学生错过最佳的救治时机。
2、二是救助方式要合理。救助的措施要符合医学常规,不能起反作用,反而加重学生的伤势。由于教师并不一定掌握救助常识,因此救助时要格外谨慎。一般情况下,学校应让校医务人员进行简单、必要地紧急处理后马上送往正规医院救治。如果因学校所采取的救助方式不合理、不恰当而导致损害后果加重的,则校方应当对加重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3.重视安全教育。体育教师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避免发生安全问题的措施和方法的学习。其次,加强学生的体育课活动的安全教育,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在室内教学中安排运动安全的专题教育,让学生懂得健康与安全、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关系,以及一些常识性的自我保护知识,并且让学生知道体育课中易发生安全问题的因素和预防方法。
4.充分的课前准备。深入了解学生,认真备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练习要求、运动负荷的安排要合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要求、目标因人 器材情况,合理布置教学场地器材。根据教学内容,科学的布置和选择好教学的场地和器械。课前认真检查场地和器械情况,避免不合理的教学场地与器械对学生安全的影响;严格课堂常规,课前检查学生的服饰和学生的健康状况。课前要求学生穿轻便服装,软底鞋上体育课,不得佩戴、携带有碍活动的物品,努力消除产生安全问题的因素。了解学生课前的的身体状况,对身体不适的学生另行安排,以防发生安全事故。
5.充分的准备活动
每节体育课都必须做好充分的、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充分的准备活动,能有效全面地锻炼学生的身体,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各项教学活动,有效地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如扭伤、拉伤等。准备活动还应该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重点加强某部位的针对性练习活动,避免受力肌肉和关节的受伤。
6.严格的课堂纪律
体育教学中,严格的课堂纪律是为了使课堂教学安全、有序开展,使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更加充分,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避免伤害事故和发生,确保学生的身体安全。课前让学生明白课堂纪律,得到学生的认可;面对学生的违纪,教师应该采用灵活的教育方法机智处理,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