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开辟背景》浅析
本课的时代背景为:15、16世纪,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欧洲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始探索联通世界的新航路。虽然这些知识书本上都有,但如何真正让学生认识到正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使得新航路的开辟被提到议程之上。但在教学中,单单讲述这些,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所以我在经过思考之后,结合上课的实际,对于背景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提出一些如下的看法:随着欧洲特资本主义的发展,愈发暴露了欧洲在原料、资源的匮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向一列迅速奔跑的火车,只有源源不断的提供燃料,这列火车才不会停止。当时,欧洲人迫切的希望可以得到充足的原料,并且生产的货物越来越多,也亟需需求海外的倾销市场。而此时,《马可波罗游记》就像是一盏明灯,点燃了欧洲人对亚洲诸国的热情。而欧洲基督教会,也希望借助这条新的道路,将基督神学传播到世界各地。所以说,广大统治者诸如西班牙、葡萄牙等,广大商人,基督教等不谋而合的联合在一起。于是,新航路的开辟一点点的动工了。
伴随着一位位航海家的帆船不断前进,迪亚士到达好望角;达伽马越过好望角,到达印度;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麦哲伦进行了环球航行。这是一位位敢于挑战的航海家,将世界不断的链接在一起。这对于人类文明史而言,是个伟大的时刻。
但我们不能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欧洲人对于黄金到的渴求,早已在一艘艘驶向未知航洋之中的帆船上写着,这不是一场对等的文明的交易。欧洲人获得了黄金,但在他们离开之际,确实疮痍的土地,遭受屠戮的人民。印加文明消失了、印第安人被屠杀。所以这场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人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财富,源源不断的注入自本主险生产线之上,使得欧洲不断创造出财富,但我们也不要忘记了,这是欧洲对世界的一场掠夺,牺牲了东方拉美等国。所以说,新航路开辟有着进步的意义,但在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野蛮和仇恨。
基于这样的分析认识,可能可以让学生对于新航路背景的认识可以加深其掌握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