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爱心之语:良好坐姿从小班开始

作者:章云云 文章来源:遂昌县示范幼儿园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4-03-24 字体:

小班孩子入学两周了,适应能力不错的孩子们已经能开心地跟着老师开展各种活动了。可是静观课堂,我们发现班中很多孩子的坐姿是不正确的:有的孩子喜欢趴在桌子上听讲;有的将双脚垫在屁股下面坐着;有的在不停地摇晃小椅子,发出刺耳的敲击声;还有的将小脚踩到了前面小朋友的椅子上……

幼儿期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而“坐姿”是幼儿园基本的常规教育之一。正确的坐姿不仅能保证孩子的视力健康和体格的正常发育,而且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对孩子专心学习认真思考十分有益。所以我们班的课堂常规培养就从坐姿开始了。

1.讲明原因,正确示范。要想培养良好的坐姿,先要让孩子们懂得坐直、坐正的好处。我在活动开始前都会先提醒孩子们坐好:“警察叔叔的腰杆挺得直直的,多神气啊!你们坐直、坐正了,也会像警察叔叔一样看起来很有精神,不驼背,不近视。”“看,老师像解放军叔叔一样神气了,你们谁也像啊?”老师给出一个正确的示范:挺胸看前方,将小脚并拢变出小桌子,把小手放在“小桌子”上。孩子们自然就跟着坐正坐直了。

2.明辩是非、交流想法。对于个别不能及时纠正的孩子,通过集体讨论使他们明辨是非是个不错的办法,我将他们上课时不正确的坐姿和坐姿特别神气的都用相机拍下来,再请大家观察、讨论:哪些坐姿是不正确的,谁是正确?你喜欢谁的样子?然后一起总结正确的坐姿应该是怎样的。

3.随时提醒,不断巩固。良好的习惯养成是一个长期巩固的过程,当有孩子不自觉地忘记保持正确的坐姿时,我们要及时提醒。但有时过多的语言提醒会招来孩子的反感,我就采用轻轻拍拍孩子的胸背、自己挺一挺胸将脚并拢、眼神交流等肢体语言来提醒,这样也不会打断我们正在进行的活动,不会使大家分散注意力。

4. 劳逸结合,加强锻炼。孩子疲劳时,就会出现趴着或者歪着头坐的情况。所以我们的活动要动静结合,语言、社会等讲述较多的课适当加入表演、体验、游戏等环节,让孩子动一动后再坐下来专注力也会更好。美工和计算的内容也要难易适中,以免因为疲劳而出现憎恶学习的情绪。另外,我们也注重加强了体育锻炼,增强孩子们的腰腹的大肌肉力量,便于孩子们较长时间保持良好坐姿。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们班的课堂常规进步明显,不仅坐姿更美了,参与发言讨论的也多了。今后,我们班孩子、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还将继续,小一班的孩子们一定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