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对不起”有用吗
小贝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小女孩,这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不错,就是脾气不太好,一不顺心就会动手打人,告状声总是每天都在上演。
又到下课时间了,孩子们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拍皮球、踢毽子、打辫子、做游戏……玩得不亦乐乎,“哇……”正当我沉浸在孩子们快乐的游戏氛围中,一阵哭声穿入我的耳朵,我连忙走去,原来是舒颜,“舒颜,你怎么了?”“老师,小贝打我了。”舒颜带着哭腔向我告状,我找到早已跑开的小贝,“小贝,你欺负小朋友了,要道歉。”小贝不在意地对舒颜说“对不起。”但是不一会儿,小菲又跑来告状,“老师,小贝打我了。”我再次找到小贝,“你怎么又打小朋友了?向小朋友道歉。”“对不起。”
一句“对不起”,真的能解决问题吗?看着小贝不在意地说着“对不起”,她似乎已经把“对不起”三个字当成了犯错误以后避免受批评的“口头禅”了,觉得欺负了小朋友后只要说声“对不起”就没事了,正因为如此,她才会理所当然地一边不在意的说“对不起”,一边继续犯同样的错误。这一次我没有因为小贝的一句“对不起”而让她离开。我了解了事情的经过,让小贝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让她知道打人是不对的,小朋友间要相亲相爱,有不和时要好好商量或者找老师帮助,而不是动手打人,为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我让小贝帮助小菲揉揉痛处,然后再让小贝静坐在位置上一会儿,让小贝为自己的过失付出代价。最主要的让她明白,“对不起”不是解决事情的根本。
这样,通过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不仅让孩子产生愧疚心里,而且让孩子学会在行动之前多想想可能的后果,慢慢学会自律,减少侵犯行为的发生。从这之后,小贝不良的行为慢慢地改正了,告状声也渐渐地不见了。